
【獨媒報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文匯大公》及《星島》訪問,稱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其中一項是「軟對抗」,有人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點名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煽動分化;又指社交媒體專頁《教育刺針》創辦人、已移英的前考評局人員楊穎宇,利用聖保羅書院男生在內地交流活動期間輕生,「誣衊事件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而導致」。
鄧炳強在訪問批評楊穎宇是「反中、辱華、媚日」,原因是楊於2020年在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了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題目叫考生回答「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法?試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鄧炳強直指楊穎宇「本質是企圖危害國家安全」,又批評他已移英,仍利用不同機會進行煽動。
舉報熱線接90萬訊息
他另外指,被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均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又言「軟對抗」每日都發在發生。
另外鄧炳強口中的「國安風險」還包括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以及「潛逃者」續於外國從事國家安全行為,例如提倡港獨、要求外國制裁香港官員等;另外「風險」還包括本土恐怖主義。他又指,國安處舉報熱線運作至今共收到近90萬個有關國家安全的訊息。
國安展覽「美西方」如何害港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日」,國家安全展覽廳正進行特別展覽,鄧炳強表示在展廳有相關展品,「讓大家明白美西方是怎麼危害我們安全」,令鄧炳強印象最深刻的一塊展板,訪問稱是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明言,「中情局的手段就是撒謊、欺騙、盜竊,還有專門的學科來學習」;而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亦提及行動目標之一就是用「顏色革命」去推翻不順從美國的勢力。
鄧炳強又引用基本法23條立法期間的意見書支持率,高達98.6%,他稱「目前教育已經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