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繼青沙管制區後,城門隧道將於周日(5月21日)早上5時起實施不停車繳費「易通行」,所有人手收費亭及「快易通」通道皆會取消。
運輸署指青沙管制區實施「易通行」後,每日平均有6萬架次駛經,與實施前相若。署方提到實施初期曾出現駕駛者不習慣的情況,包括有車輛駛入巴士線,但指加裝指示牌及加強廣播後,駕駛者已適應安排。
運輸署:已發出72萬張「車輛貼」
運輸署表示截至昨日,至今已發出逾72萬張「車輛貼」,佔全港已登記車牌的89%,當中76%已開設「易通行」戶口,可自動繳費。署方至今共收到52宗與「易通行」相關的投訴,其中29宗涉及人為輸入車牌出錯。運輸署要求承辦商加強員工培訓後,稱人手輸入出錯的情況有減少,由首3日13宗下降至近3日的6宗。
餘下的投訴中5宗涉及「影子車牌」,已轉交警方跟進。另2宗涉及的士;11宗涉其他個別個案,例如車主提供錯誤電子聯絡方式,令繳費訊息由其他人收到;餘下5宗則仍在調查中。
由於不少的士司機屬租車,故的士司機可安裝「商用車司機卡底座」,放入「商用車司機卡」配合「車輛貼」後便可從司機戶口中收取隧道費,惟有的士業界指無法成功繳費。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提到每日約有9,000至一萬架次的士經過青沙管制區中,當中有11%(1,100架次)從車主名義登記的「易通行」戶口中繳費、74%(約7,000架次)則由司機戶口收取隧道費,需車行調查的則佔約15%(約1,400架次)。
她續稱,前日(5月16日)曾與承辦商與的士業界以13部車作實地試驗,其中11輛涉及安裝司機卡底座時太貼近其他金屬裝置、底座上下倒轉安裝等問題,經調整後準繩度提升至92%。被問到餘下未能自動繳費的8%原因為何,她指或與插入司機卡時未插穩,以及兩架的士駛得太近有關,會持續改善系統,亦明白個別司機運用科技或需更多時間適應。
羅淑佩代表承辦商向一分鐘收兩次隧道費車主致歉
羅淑佩再被問到多宗「易通行」錯誤收費的個案,對於有車主一分鐘內被扣來回隧道費,羅淑佩指涉人手出錯,「入完一次後即時再入一次」,她代表服務供應商向該名車主致歉。至於部分未有行經隧道卻被收隧道費的車主,羅淑佩指涉「影子車牌」,如證實車主的車牌被盜用,將退回錯收的隧道費。
目前約有70%車輛可單憑「車輛貼」繳費,其餘需作人手核對。羅淑佩指「易通行」系統雖然是機器,但「機器都需要學習過程」,當大數據愈來愈多後,系統會更容易正確收費。
全港至今仍有約一成車輛未申請車輛貼,羅淑佩指法例確授權可強制全港車輛使用「易通行」,但指「未去到呢個階段」,當局亦暫未考慮縮短14日的付費限期。
政府收回西隧後將更換管理公司
西隧8月2日將回歸政府,政似接管後將更換新管理公司,故現有員工有「唔同嘅工作安排」,故與「易通行」無關。她重申西隧復歸政府後,會盡快實施「易通行」。
城門隧道將於5月20日晚上11時30分起實施臨時交通安排,21日凌晨4時30分至5時全線封閉,受影響的三條通宵巴士路線(N40、N41、N42A)及一條專線小巴(482)將改經青沙管制區。由於新界的士不能使用青沙管制區,運輸署建議往來沙田及荃灣的的士乘客改乘市區的士。
獅子山隧道將於再下一周(5月28日)實施「易通行」,羅淑佩指,連同青沙管制區及城門隧道,三條隧道最繁忙一小時共有1.6萬架次車輛駛經。「易通行」系統容量已經再作提升,由原本每小時可處理7萬架次,增至8.6萬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