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議員問會否列更多應急物資為儲備商品 商經局:無意增加儲備商品

議員問會否列更多應急物資為儲備商品 商經局:無意增加儲備商品

(獨媒報導)根據《儲備商品條例》,目前只指明食米為儲備商品,維持本港約15日食米量。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問及會否列入更多應急物資。商經局書面回覆表示,政府考慮是否規管某類商品時,須遵守國際義務包括世貿的規則,以及對自由營商環境等影響,目前並無計劃在《儲備商品條例》下新增任何商品。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指,本港經歷新冠及外圍不利因素消息期間,不同物資曾出現搶購潮,認為「突顯本港高度依賴輸入外來物資的短板」,問及過去五年食鹽、凍肉、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口罩及消毒火酒的每月庫存量,又問會否加入更多應急物資至法定儲備商品名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覆的數字,只顯示上述物資的進口量,其中食鹽由4540萬公斤至5120萬公戶不等;凍肉則逐年下跌,由2018年的9.23億公斤跌至2022年的3.81億公斤;消毒火酒則曾在2020年疫情期間達到高峰,至4650萬公斤,及後至2022年回落至1710萬公斤。

至於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當局只備存貨值,由2018年的3.52億元增至2022年的4.66億元。口罩方面,由於2021年前是與其他紡織品合併分類,只能提供2021年及2022年的數據,進口量分別為4.38億及6.52億個,去年的貨值達10.99億元。

商經局提到,本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原則,除非有充分政策考慮,所有商品可以自由進出。至於目前受管制的食米始於1955年,其後加入冷藏肉類及冷藏家禽,後兩者至2000年被剔出。食米市場亦於2003年開放,只維持最低度的管制。

局方重申,考慮是否規管某商品時須遵守國際義務包括世貿的規則,以及對自由營商環境、市場競爭、市場效率及靈活性等影響,目前並無計劃在《儲備商品條例》下新增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