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政府提出以「簡樸房」取締劏房,房屋局上周向立法會提出四點規管制度修訂,當中建議推行認證制度,業主須向政府繳交認證費,以及聘請專業人士核證單位合規。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專業人士「唔係個個都萬能㗎」,部份或不熟悉消防條款,令業主需再尋求其他人士認證整修,從而增加成本,建議制訂統一指引及提供相關課程供業內參考,「畀大家熟習呢樣嘢應該點做」。
房屋局提出的四項「簡樸房」規管制度修訂包括訂立12個月「登記期」及36個月「寬限期」,但增設「倒數期」,規定在寬限期屆滿前6個月,已登記但未獲認證的劏房單位不可訂立新租約。業主需在登記期內向政府繳交約數千元「認證費」,以收回行政成本,不過如提早登記則可獲寬減。另外,業主需要聘請測量師核證單位,測量師學會稱其「顧問費」約為一萬元,視乎單位設計和圖則,認可的專業人士包括指定的註冊建築師、工程師、測量師及消防和屋宇裝備範疇的工程師。
謝偉銓稱專業人士非萬能 或需再聘核證人士
建測規園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認為寬減「認證費」只屬鼓勵性質,如果營運者只是簡單改裝,所需花費不多,變相令「顧問費」的支出比例較高,「咁大家會睇住條數嚟計咋嘛,羊毛出自羊身上,我希望投入啲啲錢,將來呢可以有一個回本。」他又表示政府應要準備好足夠單位,安置受影響的市民。
對於專業人士類別新增了消防和屋宇裝備範疇的工程師,謝偉銓認為「大家選擇多」當然有好處,但強調專業人士「唔係個個都萬能㗎」。他解釋「簡樸房」條款涉及安全、消防、防水、設施多個範疇,營運商有可能需要聘請多於一名專業人士核證:「譬如我可能唔係好熟消防,咁你就可以搵另外啲人幫手,另外啲專業人士,咁呢可能個收費會貴咗啲。」他亦擔心有草率的測量師「純粹簽個名」,呼籲政府要加強抽查,建議測量師學會與政府商討後,制訂統一指引,以及提供相關課程供業內人士參考,「畀大家熟習呢樣嘢應該點做。」
謝偉銓提到相信業界有足夠人手在4年內處理11萬個單位,惟擔心劏房業主拖至最後一刻才登記,造成短暫人手不足。他認為「唔係下下都要專業人士」,技術人士可先進行部份改裝工作,從而減輕專業人士所用的時間。
倡差估署加強巡查
被問到是否要為「簡樸房」訂立「標準租金」或「參考租金」,謝偉銓未有明言,稱政府最初因缺乏數據而拒絕規管租金,「宜家嚟講經過三年,應該有啲數據」。他又指,劏房租戶議價能力低,被濫收水電費亦十分常見,「佢可能畀啲業主撳住嚟收錢,但係又唔夠膽出聲。」他認為差餉物業估價署需定期巡查,「千祈唔好將嗰個焦點走咗去個登記制度,而嗰方面差估署要做多啲巡查。」
天井窗問題 謝偉銓指難確保住戶開抽氣扇
房屋局亦放寛窗戶要求,即使分間單位的窗戶面向四邊圍封的天井,但天井最低層設有進出口,亦可視為達標。即使可安裝抽氣扇加強通風,謝偉銓擔心租戶會因電費考慮,而不開抽氣扇:「個住户自己決定㗎嘛,你無可能監視住佢日日都開緊㗎嘛。」他認為長遠會逐步收緊要求:「開始嘅就我覺得(放寬)係應該嘅,咁往後嚟講呢,我估計即係如果供應夠嘅,政府嘅公營房屋夠嘅時候,可能呢啲條款呢就會收緊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