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前元朗區議員林進日前被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拘捕,被指涉及「科技券」詐騙案。警方連同創新科技署在今日下午舉行簡報會,指署方早前從不同渠道得悉可疑申請,轉介警方後發現有中介公司循電話和社交媒體尋找不同公司,游說共同詐騙「科技券」。中介公司提供虛假營運證明及虛假科技方案,並協定取得資助後以六四或七三比例拆帳。警方指行動一共拘捕35人,涉及50宗可疑申請。傳媒問及林進在案中角色,警方稱不評論個別個案,僅指被捕人士包括申請「科技券」公司、中介公司以及科技服務供應商公司。
商罪科高級警司孔慶勳表示,警方發現有詐騙集團提供一站式服務,透過「cold call」形式或社交媒體尋找不同商戶,只要對方願意合謀詐騙「科技券」,集團就會提供虛假文件,例如營運證明及付款紀錄。她指警方鎖定3個犯罪集團,涉及50多宗申請及1,036萬元資助額。警方在過往兩日行動一共拘捕35人,年齡介乎24至62歲,警方指案中有3間公司成功取得合共45萬元資助。
稱絕大部分問題申請未獲批
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黃文忠解釋「科技券」的申請程序,他指申請公司必須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最高資助額是60萬元,最多涉及6個科技升級項目。署方至今批出逾3.6萬宗申請,涉及53億元,平均每宗申請為17萬。黃文忠表示,署方在收到舉報後,發現部分申請個案有可疑,於是轉交警方。他強調大部分問題個案已停止處理,絕大部分未能成功獲取資助。
調查案件的商罪科總督察吳基駿指,中介公司以「不成功不收數」方式向中小企埋手,表示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提供虛假科技升級方案,並以假電郵溝通。部分人更透過親朋戚友開設多間虛假科技服務供應商,並作出報價,以滿足創科署至少獲得3個報價的申請門檻。不過開設假公司的負責人,部分職業是倉務員、主婦及水手,沒有科技資歷。
稱中介與申請人拆帳有紀錄
吳基駿又指,該些虛假公司沒有實質業務運作,並偽造與申請「科技券」的公司有付款證明。部分中介公司甚至透過關連人士或公司,將現金交給申請者,再轉交虛假科技服務供應商,造成虛假支付紀錄。警方又稱調查後發現,早在提出申請前,中介公司與申請人協定獲批的資助額以七三或六四方式分帳。警方暫時凍結兩間中介公司戶口,涉及95萬元。
多名記者問及林進在案中角色,警方表示不評論個別被捕人士,只表示部分是科技務服提供者,亦有被捕人士是中介公司,有人是申請「科技券」公司。
科技方案類似生疑
黃文忠另解釋如何確保公帑運得宜,他指申請人要證明在本地有持繼業務營作,包括需提交強積金供款紀錄、報稅表、辦公室租約等,亦要在完成科技項目升級後提供成果報告以及審計報告。集齊所有資料後署方才會發出資助額,並會隨機進行突擊巡查。
至於創科署最初如何發現有可疑,黃文忠表示涉案的不少科技升級的方案相當相似,例如利用相同的資源管理系統,相信背後涉及集團操控申請。
林進被捕,其公司「同行搬屋」曾發文稱公司運作正常,是本地註冊的合法有限公司,亦有報稅、為員工購買勞保及供強積金。帖文指他們依足程序申請「科技券」,兩年來只收到合資格申請的通知,惟就預料批出的24萬則從未收到。「同行搬屋」重申會協助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