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福機構促增支援 助殘疾人士就業

社福機構促增支援 助殘疾人士就業

(獨媒報導)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昨日(11月10日)發表《殘疾人士職場共融2022》調查報告,指企業較難自行推動職場共融,倡社福機構採取更主動策略協助企業,以及政府提升機構的中介角色。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及香港城市大學於本年2月及9月間,收集來自200份來自僱主及人力資源部的問卷,一半受訪者曾經聘用或者與殘疾人士共事。45%殘疾人士透過社福機構招聘,只有16%員工透過政府部門招聘。受訪者中有六成認為聘用經驗正面,逾八成願意繼續與殘疾人士共事。不過調查亦指,企業聘用殘疾人士會遇上不同困難,而社福機構的介入能提供有效支援。

參與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共融就業服務計劃的阿儀,曾因情緒問題反複、失去工作目標而飽受困擾,重新投入職場亦有憂慮,「驚要唔要同僱主講自己個病,驚講咗之後雇主會唔請或者歧視,有好多地方仲未接受到啲復原人士。」及後她獲服務處安排參加Mindbrew招聘,學習飲品沖條及待客技巧。

無標題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培訓及就業服務總監李潔露指,他們會為有意聘用殘疾人士的企業舉行工作坊,亦會與企業商討職位安排,亦會為殘疾人士提供度身訂造的培訓給,以及就職後的輔導和跟進。

自去年尾起聘用了46名殘疾人士的DFI零售集團港澳招聘主管蔡宇軒指,他們會為殘疾人士提供特別安排,例如第一階段的工作為較簡單的檢查過期產品、清潔貨架,熟練後才會展開第二階段工作,包括上架及收銀。機構亦會提供更低工時及工作日數予殘疾人士選擇,例如每周工作兩至三天,每天四小時。

李潔露認為,殘疾人士就職能減低社會服務開支,而精神康復人士亦較少轉工,降低企業人手流失率。她認為社會對殘疾人士仍有一定標籤,機構會積極說服雇主,而他們服務的「殘疾人士」均有由醫生證明有工作能力。機構目前服務約200名殘疾人士,其中約六成成功重返職場。

無標題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培訓及就業服務總監李潔露

政府目前亦有聘用殘疾人士政策,不過殘疾公務員數字由1998/99年度最高的3,828人,下降至2020/21年度的2,715人。李潔露指他們會繼續與政府聯繫,望能聘用更多殘疾人士。機構倡政府投放更多資源予社福機構,令他們有更多資源介入企業對殘疾人士的招聘。李潔露指「其實有好多個僱主唔知有咩途徑可以請殘疾人士,同埋佢哋有好多顧忌。所以政府係要做多啲企業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