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會發展:循正軌才能行穩致遠

社會發展:循正軌才能行穩致遠

社會發展:循正軌才能行穩致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日前點名批評「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目前的行徑和決定嚴重偏離《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的精神,並力陳註冊局「五宗罪」。其中包括:《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未採取具體行動維護國家安全;有申請註冊/續期申請的社工曾干犯嚴重罪行,但有關申請仍獲多數票批准;一名正由法庭處理其暴動罪控罪的社工擬加入註冊局紀錄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獲註冊局多數票通過委任等。

隨後本港六大慈善團體之一的九龍樂善堂隨即透過分享,希望將彼此「拉得更近,(並)將共識和理念實踐下來」。有見及此,筆者亦希望向工商管理學系出生的孫玉菡分享理念,讓他以更專業的角度了解社會工作。

螢幕截圖 2024-05-13 上午10.21.59

一,《社會作者註冊條例》如何守護國家安全

孫玉菡其中一項指控是註冊局至今未採取具體行動建立機制,禁止被裁定犯了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人成為註冊社工。實際上,立法會早在2022年6月7日就舉行《2022年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修訂附表2)公告》小組委員會,討論有關把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納入附表2,禁止被裁定違反國家安全罪行人士成為註冊社工。第505章《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附表2第5項就已經把「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經2022年第109號法律公告增補。

筆者至今仍未觀察到有曾犯「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社工需要進行續期及註冊,反觀當年立法會會議上,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在回應時強調,危害國安範圍與一般社工工作的性質差距甚大,呼籲前線社工毋須過分恐慌。又指決定相關人士能否成為註冊社工須視乎該人士被定罪的判詞是否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

筆者不明白的是,為何刊憲是一年前由勞福局積極推行,一年後的今天會由同一個政策局進行質疑;

二,社會作者註冊條局的組成

局長續質疑某些續期申請的社工曾干犯嚴重罪行,但有關申請仍獲多數票批准。現時註冊局每三年會進行換屆,註冊局15名成員的其中8名成員由註冊社工選出,另外6名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其中1名成員更是時任的社福署署長或其代表。按局長的質疑,某些社工曾干犯嚴重罪行但仍獲「多數」投票獲得批准,問題是否出自餘下7位委任代表身上?

但筆者理解局長所指的「多數票」批准,應該是指獲得超過8票的數量,甚至獲得10票及12票等情況下。儘管筆者相信註冊局「8比7」的組成比例是充份體現「專業自主」的元素,筆者仍相信7名委任成員是用以防止「專業群體利用註冊局制造其專業特權」而設。若在這假設下仍獲多數票批准,則不是所謂的「官官相惠」,而是在合情合理的情況下,有關續期註冊申請,獲得除8名選任委員外部份委任成員的同意和理解。

局長曾言社工的天職是扶貧助弱,關愛社區。在另一方面,所謂「曾干犯嚴重罪行社工」不正是需要關愛的更生人士嗎?註冊局的體現,正是關愛社區和扶助弱勢的體現。我們香港社會總不會是口裡說支持更新人士,卻不能給「曾干犯嚴重罪行社工」一個更生的機會?這種做法卻是很不社工的。

三,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的任務

紀律委員會是註冊局根據《條例》第四部(紀律處分程序)處理對註冊社工的投訴而而設立,由於每單投訴案件的性質都有不一,因此而設立大量的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成員。以便提供一個隨機而全面的紀律委員會進行處理相關投訴。按註冊局的網頁名單,持社工學位的註冊社工有79人,持社工文憑的註冊社工有18人,另外非註冊社工者有55人,總數152人。首先假若陳虹秀社工成功加入備選委員小組,其參與處理投訴的機會是0.65%。其次,參考無罪推定原則,陳虹秀社工在律政司就其暴6動罪脫上訴得直,案件發還重審的過程中,陳社工亦擬不認罪,故亦不是「帶罪之身」。筆者看不到理由為何不讓一個無罪之人參與其。

四,社會作者價值

筆者自就讀社會工作開始,至今在社福界工作約10年。筆者不清楚局長和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有多了解社會工作價值和精神,但我們也絕對支持及聆聽業界外人士的表達和意見,並嘗試在自身專業以外「睇得闊少少」。

但筆者也不得不提,社會工作價值是尊重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無論其背景、信仰或生活狀況如何;我們社工的專業訓練,令我們信仰社會公義和平等,以致於令我們致力消除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促進機會均等並確保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權利和福祉;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保持客觀和公正,不偏不倚地對待所有個體,並避免歧視或偏見。

在這些指導性思想之下,我們回想局長和劉愛詩總幹事的發言,筆者不得不思考:我們是否在把「專業主義」的地位遠超於對「個體的尊重」;我們又是否在「不偏不倚地對待所有個體」?那怕他/她的「其背景、信仰或生活狀況」是如何?

我們尊重社會以「懲罰和規則」作為手段去教育一個曾經犯錯的人,但我們社會工作更願意相信「尊重和關愛」並以此作為手段去處理一些更複雜的社會和人性問題。法律只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由國家強制實施從而規範個人行為。但法律僅僅是滿足了道德最基本的部份,而社會工作的專業則是在法律以外的道德層面工作,去為社會培養一個好公民。

社會發展:循正軌才能行穩致遠

筆者並不反對社會工作作為專業,但若過份強調專業化,只會淪落成擁抱專業霸權的利益集團。持續進修是為了服務使用者,而非社會工作自身。相信每個社會工作者在學的時候,總會聽過一句話「社會工作應當以消滅這個行業為己任」,這是指每個社工都期望社會不再有問題出現。

稍稍修改樂善堂總幹事的標題,筆者認為將「社工專業」改為「社會」更為合適。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