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政府去年7月批出5個的士車隊牌照,牌照為「有條件暫准通知」,5支車隊需在一年內聘得足夠司機等要求,才獲發為期5年的正式牌照。車隊最遲需於今年7月底或之前正式運作,有車隊執行董事今早在電台節目表示,一年籌備時間「相當唔足夠」,司機不習慣預約訂單模式而不願加入車隊。的士司機工會代表亦指,司機並不踴躍加入車隊。
5支的士車隊包括「星群的士」、「Amigo」、「Joie樂行」、「Big Boss Taxi」和「大黃蜂愛心車隊」,每支車隊規模介乎300至1,000輛的士,現時「星群的士」和「Joie樂行」已開始「試運」,提供網約服務。
當局原稱今年3月底便有的士車隊正式運作,不過期限已過,只有兩支車隊「試運」。星群的士執行董事鄭敏怡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一年籌備時間「相當唔足夠」,指司機要適應新營運模式,即由隨街載客改為預約訂單,車隊難聘請足夠司機。他們原定4月聘請100名司機,惟至今仍未達標。
她又提到,政府對車隊配套仍未到位,令不少司機持觀望態度,暫不願意加入車隊:「譬如一啲之前政府講會有嘅關口設備、專用嘅位呀,我哋宜家全部都未用得嘅。」
強調月薪制下仍有自由度
車隊司機採用月薪或包薪制,會否限制司機接單和工作上的自由?鄭敏怡表示車隊只是提供額外訂單供他們選擇:「始終『將在外』呀嘛,當然司機佢仍然每一日可以掌握自己行程同時間。」
至於坊間稱車隊會優先聘請年輕司機,鄭敏怡清澄他們沒年齡限制,只會審視司機的駕駛技術和服務態度。此外,他們為吸引司機,推出不同鼓勵措施,如他們向月薪制司機提供1萬元的駕駛卓越獎金,保守估計一名司機每日收入可達2000元,每月工作25、26日收入可達3萬。
她表示車隊由1月「試運」至今,已提供44,000個行程,平均每個行程收費為268元,較平均咪錶收費的146元高出84%,當中有三成行程為來往機場嘅預約訂單。
的士車隊需有四分之一為電動車,鄭敏怡指租金與俗稱「小露寶」的混能的士相約,車隊亦會向司機提供補貼。至於充電需時較長,她指司機可在充電期間休息,「嗰度大約半個鐘可以充滿部車,半個鐘頭,你行去食飯,你都唔可以食太耐,架車已經ready⋯⋯架車充好電,你自己都充好電。」
工會同指司機不踴躍投身車隊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在同一節目亦稱,的士司機對加入車隊態度不踴躍,認為難適應車隊工作、假期安排和分成方式。此外,有車隊要求司機交按金,亦削弱司機參與的誘因。不過何志強亦指,不少司機「唔知道個渠道去揾佢哋(車隊)。」
他亦認為不存在車隊只招聘年輕司機,只是年長司機較難適應訂單模式。何志強建議車隊為司機提供約10,000至12,000元底薪,收入再與司機拆帳。
陳恒鑌:車隊難聘司機乃必經階段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亦指,車隊籌備工作比預期慢,惟指車隊已「密鑼緊鼓」,而網約車隊是新鮮事,難聘司機「係一個必經嘅階段」。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出席一個活動後指,相信車隊為吸引司機加入會各出其謀,透過市場力量帶來進步。運輸署批出的「有條件暫准通知」亦預留彈性,不一定所有司機皆屬僱員。陳美寶稱明白的士業以「單頭」車主或個體租車司機為主,但相信隨車隊推出,能發揮「領頭羊」的作用,推動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