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環保署指去年空氣質素第二好 污染物較疫情前減少

環保署指去年空氣質素第二好 污染物較疫情前減少

【獨媒報導】環保署指本港整體空氣質素有改善趨勢,昨日公布2023年香港空氣質素情況,數項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反彈,但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粒子等平均濃度較2021年低,更形容是回歸以來第二好。署方預料電動車普及,加上其他減排措施,整體空氣污染水平有信心持續下降。

負責空氣質素管理的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蕭智慧表示,今年是回歸以來第二好的空氣質素情況,僅遜去年,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下降40至69%;路邊空氣污染物則下降46至58%;低能見度時數亦由2004年的1,570小時大幅減至2023年的296小時。

無標題

PM2.5本地排放已減無可減

就PM2.5的濃度,蕭智慧表示整體數值低及較平均,例如基本零排放的塔門(12微克)的數值與市區的深水埗(13微克)的數值相若,並說明該情況反映本地排放源對PM2.5懸浮粒子的濃度影響輕微。蕭智慧續表示,減低PM2.5的濃度需從區域空氣質素層面處理,處理整體珠三角的龍頭,從香港本地排放源著手不會有太大變化。

無標題

二氧化碳的排放而言,全港大部分區域均在香港空氣質素指標水平40微克以內,只有觀塘(41微克)、銅鑼灣(67微克)、中環(63微克)、旺角(68微克)、深水埗(43微克)、葵涌(50微克)的路邊監測站錄得超標的水平。蕭智慧指觀塘、深水埗、葵涌的數值較高是因為維港兩岸的船隻活動較頻繁,亦表示其他路邊監測站超標是基於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亦是排放的主要來源。

螢幕截圖 2024-02-08 下午12.48.32

電動車今年佔整體8.3%

談到改善方案時,蕭智慧認為應該從本地排放量著手。他又提到2021年政府推出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該計劃希望在2022年達到汽車零排放的目標。蕭智慧表示,在2023年全港有76,000電動車,佔整體車輛的8.3%,私家車則佔其中的75,000部,佔私家車總數量11.8%。蕭智慧認為該方面的表現不俗,指2023年新登記汽車中每三部汽車就有兩部為電動私家車。此外,他又表示應該從本地排放量著手,將所有船隻變為電動船,以及將發電廠轉成清潔能源。

無標題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蕭智慧

國務院「空氣改善示範區」執行未有時間表

有記者問及,環保署是否有考慮到填海工程對空氣質素的影響,以及未來填海時會否有對維持空氣質素變在高水平而差制定新措施。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空氣科學及評估模型)李以迪回應,至1998年開始已實施《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根據法例,在進行填海工程在內的大型工程項目前,環保署須進行環境影響作評估,利用先進空氣科學模型以評估計劃前後對環境的影響及提出減低環境影響的方案。李以迪表示環保署會嚴格遵守條例作,對填海工程作評估,以確保將來對工程附近的空氣敏感受體在將來會合乎空氣質素指標。

李以迪又表示,國務院於2023年12月頒佈《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希望令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空氣質量改善先行示範區」,表示香港會持續與廣東省和澳門合作,但表示暫時未有相關時間表。

DSC_9459
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空氣科學及評估模型)李以迪

健康空氣行動則對回顧表示憂慮,指整體空氣污染水平反彈,其中一般及路邊監測站錄得的PM10及PM2.5年均濃度大幅反彈,追近疫情前即2019年的水平。團體提到,以為是遠離市區的塔門監測站的臭氧濃度最高,反映區域性污染問題,惟近年市區監測站數字持續上升,反映區內臭氧污染加劇。

團體促全面推動綠色運輸,包括電子道路收費、完善步行及單車基建、郵輪碼頭設岸電設施等,以及收緊空氣質素指標至世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