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多個政府部門供應材料 工廈五金業租戶:工業從來都冇夕陽過

為多個政府部門供應材料 工廈五金業租戶:工業從來都冇夕陽過

(獨媒報導)房委會擬清拆轄下四幢出租率達97%的工廠大廈,興建公營房屋,被清拆的工廈包括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在宏昌經營五金工業材料生意的租戶曾先生,一直為多個政府部門供應大小材料,他指工業是香港的「大後勤」,一直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背後默默付出,強調「工業從來都冇夕陽過」,直斥政府的清拆決定會將本地工業迫上末路。

為政府部門供料:工業從來都冇夕陽過

房委會計劃清拆轄下4座出租率高達97%的工廈,勒令全部2,088戶租戶於18個月內遷離,僅會發放相等於15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並無計劃安置全部租戶。

宏昌工業大廈租戶曾先生是租戶第二代,他的媽媽自1997年起經營五金生意,當年以為政府工廈是「大樹好遮蔭」,如今不料卻突被要求遷走。他和媽媽在宏昌租有四個單位,聘有七名員工,當中六人都已逾10年資。曾先生形容,自己與員工猶如一家人。

租戶曾先生與他的媽媽
租戶曾先生與他的媽媽

曾先生的五金生意客源甚廣,為不少政府部門如飛行服務隊、懲教署及食環署等提供大小材料 ,亦曾為華人永遠墳場製作撒灰器,「基本上所有building hardware、material 嘅嘢我哋都做」。在1997年禽流感肆虐時期,他的媽媽更曾向政府提供數萬個膠袋,以助窒死長沙灣屠場的雞隻。

近年政府不斷「活化」工廈,將工廈改作其他用途,曾先生亦指,一般工廈內辦公室單位漸多,真正從事工業的單位漸少,政府工廈成為它們的收留所,「(政府工廈)係真真正正嘅工業,你趕走埋佢哋,香港就無工業」。他續指,廠戶一直自力更生,與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香港社會默默付出。他強調「工業從來都冇夕陽過」,在港工業一直都保持重要的位置和價值。

無標題

可選擇退休?「佢有冇問過我想唔想做?」

曾先生是租戶第二代,如今與媽媽一同經營。他在初中時便經常到訪宏昌,形容自己在宏昌成長,「宏昌已經係我第二個屋企」,如今這個家可能只剩下18個月的壽命。對於政府未能提供妥善的安置方案,他指身邊的租戶「冇一個係滿意,係一個都冇」。他續指,餘下兩座房委會工廈葵涌晉昇工廠大廈及屯門開泰工廠大廈,只有60個安置單位,即便參與競投,亦不保證租戶能遷至與現時同等大小的單位,兩座工廈周邊配套亦十分差,批評政府趕租戶至末路。他亦不滿房委會只清拆宏昌兩座大廈之中的租戶一座,保留屬政府物流供應處的那一座,直呼「佢癲唔代表佢合理!」

房屋署署長王天予在立法會上稱,認為有租戶可趁此機會退休,曾先生不禁指「佢有冇問過我想唔想做?」,怒斥政府漠視民意,強調實際上還有很多租戶想堅持經營下去。即使選擇搬遷,亦要面對高昂的開支包括如重新裝修新單位,以及搬運重型器材,形容政府的賠償可謂杯水車薪。

租戶曾先生不滿政府只清拆宏昌兩座大廈中的租戶一座,惟保留政府物流供應處的一座
同屬政府擁有的工廈,宏昌旁的政府物流供應處工廈卻獲保留

曾先生多次強調,他們不求什麼資助,只求保持現有穩定的工作環境,「成日同人講啲後生仔燥動,人哋要睇到個將來先得㗎,唔係我都屌啦」。

鄰里融洽如小社區 嘆不捨各散東西

曾先生表示,宏昌之間的租戶關係和睦融洽,樓上樓下會互相幫忙。他隨即熱情地領著記者參觀大廈,走過的每一樓層幾乎都有相熟廠戶。他們互相打招呼,雙雙嘆氣,訴說清拆方案的不公,當中有租戶是為商場製造扶手電梯板、有的從事傢俬維修,有的則為大型快餐連鎖店製造不銹鋼用品。

房委會擬清拆宏昌兩座大廈中的租戶一座(綠色),惟保留政府物流供應處的一座(粉紅色)
房委會擬清拆宏昌兩座大廈中的租戶一座(綠色),惟保留政府物流供應處的一座(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