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港車北上」自2023年7月推出至今,至今有逾6萬輛香港私家車申請。運輸署今年1月宣布,將每個工作日的處理申請數目由400個增至500個。不過在內地駕車有多個事項需留意,包括電動車充電標準與本港不同。有業界亦提醒,本港司機在內地需守法,指內地街頭佈滿鏡頭,「你喺架車入面有冇戴安全帶,佢哋都全部睇到」,違規「走唔甩」。
「港車北上」前年7月1日實施,按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截至去年7月7日,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香港「單牌車」累計達100萬輛次,至今有8.2萬名司機和6.7萬架港車完成登記。
不同本港與內地駕駛環境有所不同,包括電動車充電標準,創新署轄下的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昨日發布充電轉換設備成品。現時內地電動車和充電站採用「國標」格式,本港電動車普遍採用來自歐洲的「歐標」、來自日本的「日標」、及少數來自北美的「美標」。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行政總裁都永海表示,截至上年11月底,本港註冊電動車超過十萬輛,佔總汽車數量11%,因此充電轉換設備更為重要。
中心研發的「歐標轉國標」及「日標轉國標」兩款充電轉換設備,可連接歐洲電動車和國內充電站,支援慢速和快速充電,最大功率可達150kW,適用於內地絕大部分的充電站。他表示各地標準除了插頭上有差別,亦涉及不同通訊標準,俗稱「握手(hand shaking)」的連接過程最易出問題。中心指售價待定,而兩款充電轉換設備適合大多數北上的港車使用, 會否研發更多類型將視乎市場需求。
簡介會亦邀請業界人士介紹「港車北上」需注意事項,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提醒司機要確保車輛為私人持有,並進行驗車和考取內地駕駛執照。領取執照需網上預約,然後到到內地指定公安部門進行體檢以及參與半小時課程,了解兩地交通規則差異,無需考試。他表示整個過程十分便捷,約兩小時後便可獲得為期6年旳駕駛執照。
不過他亦提醒兩地由軚盤方向,限速要求乃至交通標示皆有不同,因此不少港車司機或會在內地誤犯交通條例,輕則扣分、罰款,重則會面臨行政扣留。他呼籲司機發生意外時,要立即通知公安及保險公司。他叮囑香港司機要嚴守內地法例,指內地道路遍佈監控鏡頭,任何違規行為都會被紀錄在案:「包括你喺架車入面有冇戴安全帶,佢哋都全部睇到。你就唔好係入面違法違規⋯⋯你係走唔甩嘅。」
香港保險中介行業協會會長關億信指,任何港車司機都必須購買俗稱「交強險」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司機亦可加錢選購「商業險」,以加大保額。保監局已推出「等效先認」機制,香港的保險公司任中介,與內地保險公司合作,港車司機可經本港保險公司購入「交強險」。他提醒有部分電動車品牌不受內地保險公司受理,叮囑市民需留意。
保費方面,關億信指平均約為2,000港元,估計現時整個「港車北上」的保險市場市值達1.8億,惟當中只有約一成經香港中介購買,大部分司機皆直接向內地保險公司投保。他指不少司機在中檢或中旅社驗車時,即被內地保險公司遊說,導致整個市場「被人嚼曬」。他倡港府參考澳門的「澳車北上」做法,規定當地司機必須經澳門保險公司投保,保障本地從業員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