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發展局日前宣布,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部分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拆細,並不限定個別商業用途如寫字樓的樓面面積規定,以及容許將洪水橋站兩旁用地有條件將兩成樓面面積改作住宅用途。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引述差估署調查,本港寫字樓空置率高企,空置樓面面積逾2,000萬平方呎,消化或需50年。他與立法會議員林筱魯亦認為,疫後工作楔式轉變,出現在家工作等,寫字樓的需求已不如過往。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位於北部都會區西部的「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擬發展金融和其他專業服務領域,並推動與深圳的南山區及前海合作區合作。發展局日前宣布,2017年公布、2018年核准的分區計劃大綱圖為基礎下,在2017年頒布的洪水橋及厦村發展大綱圖已作更新。
更新內容包括把部分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拆細;放寬商業地帶可作的用途,不就個別商業用途如寫字樓設定樓面面積規定,市場可靈活應用作酒店、零售餐飲、娛樂、文化、康樂等;更新地盤界線或發展參數。
此外,發展局指有業界反映洪水橋站的商業用地可加入住宅元素,局方稱經考慮後,把洪水橋站兩旁的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可有條件將兩成非住宅用途樓面面積改為住宅用途,相關改動須通過技術評估,並按機制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許可。
地政總署在七月公布,有五宗換地發展申請涉洪水橋新發展區,全部屬商業用地,獲進一步處理。
林筱魯:全世界土地使用方式改變
立法會議員林筱魯今早在港台節目指,全世界使用土地的方式一直改變,過往分割得十分清楚,惟現時實際使用情況已不同,一部手提電話「已做到好多嘢」,認同有需要改變。他又認為,未來寫字樓使用率將會不同,銀根緊縮下發展商亦難以就純商業項目融資,認為改動適時。他亦提到過往的規劃準則落後於形勢,部分規定僅考慮「容易管理」,在科技進步、網購及出現在家工作等模式下應予改革。
林家輝:消化空置寫字樓需時50年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在同一節目指,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2024》調查顯示全港寫字樓空置率近15%,超過2,000萬平方呎。他指去年需求約40至50萬平方呎計,需時50年消化,即便以過往高峰期的需求200萬平方呎計算,亦需10年消化。他提到洪水橋新發展局原擬建約1,000萬平方呎寫字樓,認為今次更動有幫助。
他認同混合發展,指純商業區在工作時間後如「死城」,區內零售及餐飲經營艱苦。對於發展商曾倡容許將四成樓面面積改為住宅,林家輝認為發展局在兩成劃線「好過冇」,有助資金回籠。
林家輝亦認同今時今日沒有需要大量寫字樓樓面,經疫情後工作模式已改為線上,如土地用途仍作過硬規定並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