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水退時便知有無「智庫」?

水退時便知有無「智庫」?

經濟低迷,影響到零售、建築業界之餘,竟亦為「智庫界」帶來寒冬?近日由劉鳴煒創立的青年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宣布停運,回顧過去香港常見的智庫組織,的確不少亦開始「深居簡出」,甚至乎已悄然消聲匿跡。

過去一眾建制智庫,許多跟朝中關係密切,或是由大型財團資金支撐,以期做到「智商合謀」以影響公共政策格局,生存空間應運而生。現時議論「智庫寒冬」,有人訴諸財團捐款縮水,導致營運經費不足。

但窮途未必末路,坐食山崩的當然會執笠,但有些為了存續,研究傾向更有利政府或財團的具「錢途」項目,「智商合謀」影響公共政策的傾向可能更甚,除了研究工作一般被強調的研究質素外,諸如獨立與自主性等價值,預料將每況愈下。

但香港智庫界的執笠或「躺平」,非財政資源匱乏就能說明一切,應問的,是為何這些智庫「需求」無聲減退。

460012571_935879711910468_779787367615102860_n

觀乎過往不少香港歷年智庫,本身是扮演著當朝政府御用作「造勢」的工具,除了不少政策建議會被政府「採納」,亦充當馬前卒的社會角色,以非官方形式收風及放風。風光壽命亦有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董建華時期的「香港政策研究所」、曾蔭權時期的「智經研究中心」、梁振英時期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林鄭時期的「團結香港基金」,整體來說一朝過後「任務」完成便沈寂下來,有時也會因卸下政治重擔有點新氣象。

如林鄭當年強推明日大嶼填海,曾找來一堆來自工商界的經濟學者,連同其智庫鋪天蓋地式吹捧;或是藉智庫推動更激進版的政策倡議,如開發郊野公園,造個更大的人工島,以製造相應輿論,使政府推行政策改變時變得「溫和」起來,觀感上更合理和更持平。

今日新香港局面轉變,造王造勢大可不必,自然鳥盡弓藏,建制智庫這一大需求也相繼消失。在所謂「識人好過識字」的風氣下,以數據、理據、證據、研究為本的工作尤被漠視,走入官門亦不必從智庫一途,於是就連過往智庫曾吹捧一時的「旋轉門」也不再鯉躍龍門,這將是不少太依重造王造勢入官門的智庫所面臨的大難題。

其實太過著重「智庫執笠潮」有其盲點,其實另一個明顯趨勢,是亦看到本地智庫愈來愈傾向投身於研究大灣區及更具區域性的政策研究定位,相對於過往較著重香港為本的研究已大不如前,另外具內地背景的「天大研究院」、「紫荊智庫」等智庫,亦如雨後春筍般在港成立,如期只說是智庫需求消失,可能更貼切的是需求的大轉向。

但智庫的功能就只得造王造勢入官門嗎? 推動社會創新及進步、經營公民討論氛圍、探索政策模型、支援產業及社群發展、創造公共議題、研發思想範式,這些價值與功能雖著眼點較長遠,但本身具社會意義,其實不必然只是打進權力核心,抑或為權力服務,才代表具「影響力」,從而證明智庫的社會存在價值。

經費不足,營運規模大可縮減,人手缺乏,研究範疇豐儉由人,資源有無並不意味事情本身的價值有無。見一眾建制智庫已「進入寒冬」,與此同時不少沒有「大水喉」的民間研究社群,「水退」時仍能持續經營議題努力發「研」,在社會各種問題繼續發揮公共角色與功能。

與其說是「智庫寒冬」,水退可能反能考驗出,一個真正智庫的公共研究價值。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