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民間組織「街道變革」推出「香港車禍傷亡數據庫」,分析2015年至2019年,5年間的車禍數字和事故發生地點,發現有350名行人死於車禍,佔車禍死亡人數超過一半,當中逾6成為長者。組織亦發現7成車禍發生在內街,其中灣仔克街與巴路士街之間的灣仔道路段為全港最嚴重的「行人車禍熱區」,五年間有21宗車禍。組織建議內街限速,以減少行人車禍。
5年間350名行人死亡 佔總數近6成
「街道變革」於2020年以《公開資料守則》,向運輸署索取2015年至2019年間涉及人命傷亡車禍數字和發生位置,進行為期2年的研究,並設立「香港車禍傷亡數據庫」,讓市民免費查閱車禍數據。
研究發現,5年間總共有16,243名行人因交通事故受傷,當中有350名行人死亡,佔總車禍事故死亡人數近6成(57%)。死亡行人中,有273人為55歲以上,佔總死亡人數近8成(78%)。
研究又發現,有近七成(69%)致命或重傷行人車禍事故,涉及私家車、的士以及輕型貨車。若以車輛種類的事故頻率計算,小巴涉及致命或重傷行人車禍的頻率最高,巴士則為第二最高比率。至於車禍發生地點方面,研究顯示,14,283涉及行人的車禍事故地點中,有71%車禍發生在內街及其路口,車禍發生在主幹道的車禍僅佔20%。
灣仔屬最嚴重行人車禍事故熱區
組織亦採用「行人車禍熱區」研究方法,即是按一路段的每公里車禍事故次數,找出香港行人車禍重災區路段。研究方法以每100米發生至少3宗車禍的地帶,歸類為「需要留意事故熱區」,而每100米受生至少6宗車禍的地帶則歸類為「嚴重事故熱區」。研究顯示,5年間,全港共有790個熱區屬「需留意事故熱區」,有79個熱區屬「嚴重事故熱區」。
按數據整合的全港「十大行人車禍重災區」,當中有5個路段位於深水埗、黃大仙、觀塘和油尖旺;3個位於荃灣和元朗;另外2個位於灣仔,其中灣仔克街與巴路士街之間的灣仔道路段屬最嚴重的行人車禍事故熱區,5年間有21宗行人車禍事故,平均每公里有243宗車禍發生。嚴卓衡表示,上述的灣仔行人車禍熱區,多於一半車禍於非過路處之路段發生,他認為行人或因為行人路空間不足及過路處未能滿足他們需求,而走出馬路引致車禍。
第二嚴重熱區的行人車禍事故熱區是深水埗市集區,包括北河街、桂林街、基隆街、大南街及汝州街。該區5年間有126宗人行車禍事故,平均每公里有166宗車禍發生。有68宗行人車禍在行人路、安全島或中央地帶及過路處等地點發生,有41宗行人車禍在沒有過路處的路段發生。嚴卓衡指數字反映,行人即使身處較安全的行人設施,亦有機會被車撞倒。
組織建議內街車速減至每小時30公里 減少交通意外
就以上問題,嚴卓衡建議運輸署實施交通緩行措施,把車速由現時50公里降至內街30公里、主幹道以外的其他街道則為40公里,減少因車速太快所造成的交通意外。嚴卓衡表示,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實施低車速限制區,成功改善車禍情況,例如英國倫敦的車速由每小時30英里調低至每小時20英里,令車禍傷亡減少42%,行人嚴重車禍傷亡減少35%。
至於如何改善老年行人車禍死亡的情況,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助教兼街道變革研究員黃翹昊認為,香港可參考新加坡在長者行人比例高的地區設「Silver Zone」,限制區內車速每小時30或40公里,並禁止車輛在區內停泊,新加坡最後成功減低75%老年人車禍率。
組織倡清除行人路欄杆 以行人為本
香港行人路欄杆處處,組織則倡議考慮拆除。嚴卓衡表示,每一條行人路也有缺口,政府再加上多少欄杆,都無法阻止行人過馬路,「咁我哋係咪應該繼續用一個欄杆就等於安全嘅方式,一刀切咁去睇人車分隔就一定有用呢?」他認為政府在規劃道路交通時,往往以汽車效率主導思考,忽略行人的需求,對行人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期改變行人,不如增設行人過路處,滿足行人需求。
他指有外國研究顯示,欄杆使駕駛者的視野變得狹隘,亦增加駕駛者車速,發生更多嚴重車禍事故。相反,沒有欄杆反令司機小心留神,放慢車速。
組織促政府引入「安全系統模式」作為政府道路安全策略中的首要原則,建立「容錯」思維,讓行人及駕駛者有犯錯的機會,但令即使意外發生,雙方都能夠避免受到傷害,摒棄以往「零交通意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