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昨日首次使用緊急警示系統,多名記者於今早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的記者會上指不少市民感到恐慌,甚至關閉功能,並追問準則。林鄭大篇幅重讀「理據」﹐並指所有緊急警示「都唔會有心理準備」,亦不希望市民關閉接收,「令到佢自己,當全人類係香港都收到訊息,佢就收唔到呢個訊息,對佢自己一啲都無利」。
《香港01》記者於今早的疫情記者會上指不少市民感到恐慌,甚至關閉功能,被問到使用準則。林鄭月娥指「呢件事係有背景嘅」,撥款是立法會在2020年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批准。她大篇幅重讀「理據」,指未有系統前需依靠短訊(SMS),而送達時間可達四小時,故立法會當時亦同意設立,以區域廣播技術同時發送予2,400萬個用戶。
陳淑莊莫乃光2年前曾詢問準則
翻查文件,緊急警示系統是於2020年2月當局向立法會申請的「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1.5億設立,由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負責。當時的文件指,自2008年起與電訊商合作,透過短訊向市民發送緊急公告,當時稱在過去12個月,共發送了12次訊息。
文件指短訊服務有限制,包括需時或長達四小時,預繳電話卡及漫遊卡亦不會收到訊息,故建議以區域廣播技術發送緊急警示,涉款1.5億。
時任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及莫乃光,曾向當局查詢包括發送準則及機制,以及每次涉及的費用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曾舉例指,政府最近曾向用戶發送內地到港後須檢疫14日的訊息。
回覆莫乃光的信件則提到,以區域廣播技術一般可在十數秒內傳送所有訊息,亦可以按特定需要只傳送至如機場及口岸的用戶。至於發送流程方面,當局指政策局局長同意及諮詢政府新聞處後,便可發放短訊,日後緊急警示會「適時檢視」,而1.5億屬政府及流動電訊商安裝及添置設備的成本,並非每次付費。
林鄭續表示何時啟動「有程度問題」,她認為昨日的訊息適合目前抗疫屬緊急情況。她表示,伊利沙伯醫院是九龍中聯網的龍頭醫院,其急症室是17間醫院中最繁忙,每日處理的個案可佔十分之一。林鄭月娥又稱,伊院或由於歷史悠久,不少居於新界的居民亦會到伊院。她表示,將伊院轉為新冠醫院後,如市民不知道相關訊息,或會繼續到伊院急症室。
林鄭月娥又指「第一次用永遠有好多唔同反應」,稱她亦看到市民在其他平台稱「幾好喎」,她明白手機在無心理準備下響起十秒、「又有震機」,市民或有「少少焦慮」,但稱作為一個城市管理手段,指日後如有其他緊急事項需全社會警示,「大家就會知道係乜嘢一回事」。
林鄭有嚇親?「響嗰一刻可能有啲怪」
《有線》記者亦問到林鄭月娥有否被警急訊息「嚇親」,並追問準則。林鄭月娥指已詳細回答,又指即時伊院轉為新冠醫院的訊息曾在兩場記者會上被提及,但「恐怕」政府的記者會並非所有市民收看。
她重申不希望市民關閉接收,「令到佢自己,當全人類係香港都收到訊息,佢就收唔到呢個訊息,對佢自己一啲都無利」。她又稱所有緊急警示「都唔會有心理準備」,「英文係 alert」。她稱自己昨日亦收到,正「做緊電腦」,「響嗰一刻可能有啲怪,係咩事呢」,但形容是值得做的事,令全港市民亦掌握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