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鄭宣布不連任後民望上升

林鄭宣布不連任後民望上升

林鄭宣布不連任後民望上升

【獨媒報導】香港民意研所本周二(4月12日)公布最新民意調查結果,特首林鄭月娥民望評分較上月有所上升。調查於林鄭宣布不連任的4月4日當日開始進行,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認為,或與市民「憐憫」林鄭而「手鬆啲」有關。

香港民研是次調查於今年4月4日至7日期間進行,以電話隨機訪問1,014位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結果顯示,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評分為33.4分,比上月顯著上升6.8分,創2022年1月來新高,但民望近一年來仍持續徘徊於三十幾分,而民望評分亦是歷任特首中最低。當中有31%受訪者給予零分,超過一半人給分低於50。林鄭的支持率則為13%,反對率78%,民望淨值率-65%。

李傲然:或跟林鄭宣布不連任 市民「憐憫」手鬆有關

講者之一、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認為,林鄭於4月4日宣布不連任,市民評分時或「憐憫」林鄭而決定「手鬆啲」,但強調數字不值得自豪,林鄭的反對率持續高企。他又認為,政府的抗疫措施直接影響民望,如未能回應市民訴求,即使行政長官換屆,港人對政府的評價亦不會有大改變。

Untitled

資料圖片

鍾劍華:民望為重要政治倫理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認為,在文明社會中,政治人物、官員及領導人「唔可能唔理會民望」,民望本身是重要政治倫理。對於進行中的行政長官選舉,鍾劍華表示林鄭月娥2017年參選時,嘗試打「民意戰」,簽署尊重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約章,但相信會是惟一參選人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連日內皆只進行面向選委的活動,反映民望不再重要,「今次北京支持咩人出嚟選,反映對於未來香港管治的想法」。

鍾劍華

資料圖片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期望李家超在撰寫政綱時,在防疫政策上能盡量寬鬆,不會做「為做而做的防疫措施」,真正「以結果為目標」。

五項核心社會指標評分由高至低,分別為自由、法治、安定、繁榮及民主。以10分滿分,五頂指標分別獲5.34、5.14、5.06、4.93及4.51分。較一個月,五項指標均錄顯著升幅,其中「法治」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雖然指標均錄升幅,但仍未回到2018年或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