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正財批政府醫療政策短視 惟撐引入海外醫生指屬第一步

林正財批政府醫療政策短視 惟撐引入海外醫生指屬第一步

(獨媒報導)政府提出《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放寬引入海外醫生。「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今日舉行「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論壇」,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認為引入海外醫生無助解決本港醫療制度問題。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亦指政府過往的公共衛生及醫療政策短視,欠缺長遠規劃,惟他稱修例是第一步,可在病人輪候時間及醫療質素上取得平衡,政策上長遠仍需處理基職醫療及挽留人手等問題。

凌霄志質疑增加醫生數目成效

出席論墟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質疑,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無助解決人手短缺。他指香港的醫生數目近年已大幅上升,以醫管局醫生為例,由2001的2,281名升至2020年的6,681名,惟未來預計會欠缺更多人手,以醫管局為例,短缺將由2020年的660名上升至2040年的960名。

Untitled

凌霄志又提到,「單純增加人頭非增加人力」,醫生數目增加不等於效率增加。他指本港醫療制度的問題在於公私營失衡、基層醫療不足等,「加人手幫到幾多,如果啲核心問題唔可以有效地去解決?」

林正財指修例是第一步

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先對政府過往公共衞生及醫療政策表示失望,欠缺長遠規劃:「唔夠錢就推肥雞餐,唔夠錢cut學額」 、「政府仲用年年計、年年清嘅視野去做公共政策,絕對唔應該。」他認為今次修例並非「靈丹妙藥」,而是第一步:「修例解決晒所有問題,絕對唔係」,未來仍需解決基層醫療系統及挽留人手等問題。

_DSC7963

凌霄志憂損專業自主:超過一半某程度上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

政府的修例建議成立10人組成的法定的「特別註冊委員會」,訂定非本地醫學院頒授的認可醫學資格名單,讓屬香港永久居民的海外醫生,不再需要通過醫委會的醫生執業資格試便可獲註冊。10名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醫委會主席、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港大和中大醫學院院長,以及不多於3名醫委會委員及不多於1名的其他人士,4人皆由行政長官委任,外界質疑令醫學界專業受損。凌霄志明言擔心專業自主受損:「似乎都有超過一半某程度上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他指大部分公立醫院醫生不反對引入海外醫生,但望註冊形式可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保障本港醫療系統維持高水平。

葛珮帆:我根本唔相信可以引入到好多海外醫生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法案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委員會收到不少意見,而反對聲音主要來自醫生,表示擔心影響醫生質素。不過市民及病人組織偏向支持,立法會內反對的議員亦少。她又引述政府指未有估計修例後能引入的海外醫生人數,「以政府宜家嘅方案可以引入幾多非本地培訓醫生,政府答案係唔知,令我哋好擔憂」,葛更直稱「我根本唔相信可以引入到好多海外醫生。」

Untitled

凌霄志提到,醫生離職率有上升趨勢,而不少醫護人員計劃或已移民,諷刺政府指要密切留意「流動人口」。林正財則認為應多與前線員工溝通,令他們「做得開心又有滿足感」,並考慮延長退休年齡。

香港醫療委員會業外委員陳永佳認為,修例為提影響香港的醫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本地醫生公平的晉升機會。

Untit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