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衞生署署長早前公布第二批23項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當中包括上海復旦大學,是首次有內地大學納入名單中。對於內地醫生日後來港執業或出現言語不通的情況,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指,普遍內地大學以中文授課,但近年醫科課程已逐漸加入英文,相信內地醫科生有一定英語水平,不擔心他們到海外實習會有語言溝通問題。
上海復旦大學獲批的醫學資格為內外全科醫學士的六年制醫學課程。林哲玄指,內地大學的醫學課程中,不少藥名和相關專用名詞均會使用英文,相信內地醫科生到海外實習亦能夠適應,「普遍基本上入内地大學讀醫科嘅學生呢,佢哋英文正常溝通,亦都唔係有咩問題嘅。」
課程被納入名單意味日後該課程畢業的海外醫生,來港工作5年後可免試註冊。林哲玄提到,本港醫生會經入學註冊,或通過醫生執業試獲得執業資格,兩種途徑均沒有語言限制,「平時寫病歷都係英文,呢啲香港人可以入得到大學嘅,英文水準都唔會差」。他又認為新註冊體系的出現不會令教學語言「高於一切」。
政府去年底修例通過,持認可醫學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申請特別註冊途徑來港工作。衞生署今年4月公布首批27間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醫學資格名單,全部為英語授課。當局日前再公布於第二批輪23項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至今合共50項醫學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