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隧道通車在即 市民一知半解爭議亦多

新隧道通車在即 市民一知半解爭議亦多

自將軍澳隧道通車以來,將軍澳人口隨著城市發展大增,但隧道不勝負荷,在繁忙時間經常出現交通擠塞。2005年,香港政府開始規劃「將軍澳-藍田隧道(下稱將藍隧道)」以應付將軍澳人口增長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交通問題。預計屆時由將軍澳市中心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現時節省約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隧道工程竣工在即但依然爭議不斷,有人覺得「啱使好用」;有人直斥「好似港珠澳大橋咁倒錢落海」;也有人認為工程為附近居民造成不便甚至滋擾。市民對將藍隧道抱有不同期望和質疑,讓我們一同探討當中的問題。

將軍澳藍田隧道
*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隧道全長4.2公里。
*全綫雙綫雙程行車,連接藍田茶果嶺與將軍澳南。
*西端連接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茶果嶺和同屬6號幹線的T2主幹道
*東端接駁寳順路及將軍澳跨海大橋。
*預計造價151億元,受疫情影響,將藍隧道工程預計要延遲至2022年年中竣工。

油塘居民嫌棄大白象 有如倒錢落海

由於油塘沒有直達巴士到九龍塘,居住在油塘六年的楊先生每天都會駕車上班。他每天早上7點45分前就要出門,不刷牙、早餐也不吃,務求在20分鐘內到達公司。一旦8點才出門,他就要花40分鐘才能到達,慢了15分鐘出門,行車時間相差一倍。駕車多年的他爽快地說:「沒辦法,所以我多數都情願遠少少行茶果嶺道,少燈位,又唔使同東隧嘅車爭。雖然塞車,上到觀塘繞道先塞,總好過喺觀塘道俾石屎壓住,左右兩邊都有車剷過來cut線,後面又有車砵,塞死哂。」

行茶果嶺道有好有壞,他說:「最衰就係茶果嶺道泊晒泥頭車呢啲重型車輛,阻住視線,成日都行唔到。出路口睇唔到車最危險!我小路出俾人撞都冇得投訴!」聽到將藍隧道預計明年初通車,他恍了恍神。記者向他解釋什麼是將藍隧道,他戲言:「多條路揸車實好㗎,可以由油塘直接去將軍澳海濱,一年都會去一次嘅。」但得知原來要經過茶果嶺道轉入將藍隧道。他頓了一頓,一改爽快的口吻,苦口婆心地說:「茶果嶺道已經好迫,咁多條車龍塞住晒,冇效益,好似嗰條港珠澳大橋咁真係倒錢落海。」

將軍澳居民期望新隧道能省時

駕駛人士林先生居住在寶琳近10年,平日上班多數以私家車往返柴灣及寶琳,經常使用將軍澳隧道。他指現時將軍澳因隧道塞車問題嚴重,行車不算方便,本來20分鐘的路程在繁忙時間可能要花上40分鐘才能從寶琳到達柴灣。

林先生表示其實即使有私家車,有時寧願搭地鐵上班以避過塞車。問及林先生在將藍隧道建成後會否轉用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只知道有新隧道即將建成,但詳細情況卻一無所知。向記者了解後,他立即表示會改用新隧道,「返工路程縮短咗,應該會慳時間。如果新隧道同舊隧道差唔多塞,咪又係搭地鐵囉!」

除了駕駛人士,居住將軍澳逾20年的袁小姐也很期待新隧道落成。她平日早上8點乘搭新巴694線到港島上班,只需45分鐘便到達公司。但當塞車情況嚴重,尤其是在藍田鯉魚門道及東隧口,她曾花足足近90分鐘才到達公司,令她深感困擾。因此她期望將藍隧道能分散由將軍澳區往港島的車流。問及將藍隧道對往返九龍新界的作用,袁小姐無奈地慨歎「咪又係要塞觀塘……」反映觀塘依然是東九龍交通擠塞之癥結所在。

茶果嶺道簡直是泥頭車的主場

的士司機陳先生在交通繁忙的旺角居住,平日遊走九龍各區。他指東九龍的塞車龍頭非東隧莫屬。有大量車輛由將軍澳、觀塘駛往東隧方向入港島,形成車龍長至藍田,塞個十多分鐘不在話下。他知道有新隧道可以分流,將來通車會考慮使用。現時工程改道令塞車情況更為嚴重,「不過大家都習慣喇」他如是說。

油塘居民嫌棄大白象 有如倒錢落海 - 楊生2

記者問及陳先生對油塘交通的意見,他顯然對茶果嶺道頗有微言,「嗰度好多泥頭車,一落雨飛啲泥水過嚟,連自己架車都變泥頭車。重型車剎一剎車或者稍有碰撞都極度危險。而且有啲司機一cut線有時候飆得快,咁啱喺佢嘅盲點位,分分鐘被夾扁。 」

當得悉茶果嶺道正是新隧道出入口時,他流露出對新隧道的憂慮和質疑的表情。油塘違泊問題嚴重,尤其是茶果嶺道和油塘道,常常只剩一條行車線,新隧道的油塘路段很有可能塞上加塞。他形容「茶果嶺道簡直係泥頭車的主場、泊車勝地。」泥頭車及私家車對城市發展不可或缺,卻沒有足夠的配套。停車場連車位都供不應求,泥頭車司機每次都要到新界泊車亦非常不便,他們也是迫於無奈犯險。他不禁晦氣地說:「違泊問題根深蒂固,緊係解決唔到啦。」

他淡言:「香港地有乜計,交通情況長期都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道路網已經用爆幾十倍。」跟據運輸署統計,2006至2016年間,私家車登記數量增長五成,道路增長只錄得百分之六。即使沒有發生交通意外,道路亦負荷過重,塞車無可避免。不斷開路終有一天就能追得上車流量嗎?

人為盲點足以致命

道路研究社社長Gary認為將藍隧道改道工程並不理想,有安全隱患。市民經油麗邨直走到救護站,需要過一條無紅綠燈又無斑馬線的臨時馬路,而這條馬路正正是沿鯉魚門道駛入東隧的入口,因此車量較多、車流較急。記者在現場觀察,半小時內已有約10名行人過馬路,險象環生。

道路研究社社長Gary

最危險的是馬路口有告示提醒行人望右看車,車輛從前後而來,期間沒有燈位同時停下兩方車輛,行人難以顧及繁忙的路面情況。右後方的告示板更高達一米八,行人難以看得到即將駛入的車輛,除非是巴士這麼高大的車輛會露出少許車頂。而司機無論是私家車還是巴士,更不會看到正要過馬路的行人。稍有不慎即成意外,輕則塞住東隧的唯一入口,重則人命傷亡,但這些人為的盲點、致命意外其實可以避免。

油塘交通壓力爆煲

Gary指現時進入東隧的車輛要經過收費廣場後匯合成兩條行車線,經過分流及匯合,車輛有較大的緩衝空間,交通意外及擠塞的機會較低。而政府計劃在2022年起分階段推行不停車繳費,屆時東隧收費廣場或會被拆卸。七條行車線直接匯合成兩條,有機會造成樽頸位,車輛更會倒流至將藍隧道內及油塘一帶。Gary建議設立較長的「加速線」,以提供足夠空間,讓來自將藍隧道的車流切線進入東隧。

茶果嶺道迴旋處將成為連接港九新界的重要交匯處,承受著不可忽視的交通壓力。主要幹道上車輛普遍偏快,司機進入迴旋處時容易收掣不及和發生碰撞。茶果嶺村亦即將重建成高密度住宅,未來茶果嶺道的車流將明顯增加。建設新的道路固然方便出行,然而一旦於迴旋處或將藍隧道發生交通事故,龐大的車流無法疏通,車龍將向迴旋處各個出口伸延,油麗邨對出的油塘道首當其衝,為油麗邨及茶果嶺一帶的居民帶來困擾。

工程有人叫好,有人反對,目前將藍隧道成效存疑,而實際情況要待行車線劃線工程落實才能反映。隧道工程竣工在即,油塘街坊可繼續關注將藍隧道,監察政府有否正視工程的現有及潛在憂患,保障居民福祉。

IMG_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