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數據簡析三隧分時段收費成效

數據簡析三隧分時段收費成效

剛剛過去的週三通過立法會質詢取得三隧分時段收費後的詳細數據,經過對原始數據的整合分析,和大家分享一些發現。

政府過去較常比較單條隧道在不同收費模式下的自身變化,我和團隊這次則關注如果視三隧為一個整體,不同隧道之間佔比的變化。這種類似「市場份額」的角度更容易讓我們發現駕駛者選擇改變的一些規律。

428651558_416229477578413_4842789045604777280_n

428617134_416229507578410_1762198258094255043_n
結論1(圖一及二):從更有效分佈車流,發揮基建應有運力的角度來說,政策目標已經實現。在分時段收費推出后,無論是繁忙還是非常繁忙時段,西隧均已成為全日車流量最高的過海隧道。

428647311_416229540911740_1389732770041447438_n
結論2(圖三):在繁忙時間,駕駛者更傾向「用錢買時間」,而在非繁忙時間出行的駕駛者,則更傾向選擇較便宜的隧道。

通過比較觀察到,無論在價格組合是75-20-25,或是60-30-30,還是目前60-40-40階段,相比非繁忙時段,均有更多比例的駕駛者願意在繁忙時間選用西隧。但同時亦可觀察到,即使在633階段, 紅隧仍然是非繁忙時段最高用量的隧道,當時減少的份額主要來自當時已經三隧劃一的的士車流。只有在實施分時段收費後,三隧非繁忙時段對所有私家車已是劃一收費30/20元,價格不再是影響隧道選擇的因素,西隧的車流量才超越紅隧。

428631919_416229567578404_3711067346699545720_n
結論3(圖四):目前的分時段收費模式,在調節車輛錯峰出行方面,沒有太大效果。

數據可見,過海隧道繁忙時間的車流量始終佔全日總車流量的36~37%左右,出現的分流效果主要出現在隧道之間,卻沒有達到政策曾經預想的引導部分車輛在非繁忙時間出行。

時間分流效果差,除了說明上下班時間過海的需求整體上頗為剛性(rigid)以外,也存在一個可能性:便是我們設定的「繁忙時段」太長。目前政府設定的早上繁忙時間是0730-1015,晚上繁忙時間則是1630-1900,在這些時間隧道收費均會較為高昂。但即使對於上下班時間有一定彈性的返工一族來說,絕大多數人也很難在10:15以後才到達辦公室或在16:30前便離開。因此,下一步優化政策,可以考慮將繁忙收費時段縮短,例如早繁縮短為0800-0930,晚繁1800-1900,如此則有機會更有效降低最繁忙時間的過海車流強度,不僅實現隧道間的分流,也達到出行時間錯峰分流。

歡迎大家對過海隧道車流量和收費模式分享你的意見!

原文見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