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上月模擬香港鄰近海域發生海嘯,低窪地區嚴重水浸導致大量居民撤離,演習新的「全政府動員」機制。不過演習惹來公務員反彈,質疑應變工作應由紀律部隊負責。公務員事務局檢討演習,發現不少部門在演習時耗費「相當時間」解答公務員對機制查詢,例如可能性、安全性、負責工作、輪班期間能否放假或離港等事。局方又解釋,應急隊伍獲發工作「無需特別技能,一般文職已能勝任」,不過仍要按薪級表編排工作,高級公務員不會負責前線和後勤支援,一般負責「管理及監督」。
演習在上月16日進行,約1萬名公務員獲通知進入「戒備狀態」,當中300名先頭部隊須在下午3時前抵達北角社區會堂,政府當日發稿稱演習「圓滿結束」,惟事後不少公務員反映「敢怒不敢言」,認為緊急事故並非文職人員工作範圍。
「壯丁」來自77個部門 廉署有份
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檢討「全政府動員」首次演習。局方表示不同部門已經提交輪值人員名單,在「第一組別」的人員共約10,000名,來自77個政策局和部門,以及廉政公署人員。當日合共有900名公務員被動員,專門支援警務處、物流署和效率促進辦公室三個部門。局方指所有參與者都準時到達指定地點,有七成人員可以在通知兩小時後抵達,其餘人能夠在三小時內完成。
局方又指,不少部門反映在聯絡人員時,「花了相當時間解答他們對演練及有關細節安排的疑問」,例如有部份人員對「全政府動員」級別啟動可能性、需要負責的工作、人員安全、輪值安排、輪值期間能否放例假或離港等事表達關注,局方對此這些提問表示「理解」,並在上周五(10日)向所有政策局及部門提供資料,解答常見問題。
若遇災難 民政總署將號召義工團
公務員事務局又敦促「專門支援的政策局和部門」,要就其工作範疇盡早制定「應變預案」及「作業手冊」。局方舉例,效率促進辦公室對轄下1823聯絡中心制定「三級應對措施」,稱可在特首決定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後,盡快提供熱線服務;另外民政事務總署又安排在「全政府動員」級別啟動後,啟動18區辦事處支援服務,並「按需要聯繫地區團體協助傳遞政府信息、向政府匯報市民的意見,以及號召義工團提供適切的援助」。
至於機制如何啟動?公務員事務局在文件交代,「全政府動員」級別並不是恆常處理事故機制,因為啟動後大量人手會短暫離開原有工作崗位,只會在「非常時期」啟動。當有「重大事故發生」,而主責政策局經評估後認為事故規模、嚴重和緊急程度遠超該局人力資源能處理,局長就會尋求特首批准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
中低層赴前線 高層墮後做管理監督
而被動員的公務員具體做什麼,文件表示「應急隊伍人員獲分配的支援公作無需特別技能,一般文職人員已能勝任」,但文件沒有詳述工作性質,或者安全風險。局方只補充,應急隊伍的工作會按薪級表薪點分配,一般而言,高級公務員會負責管理及監督工作;中低級公務員則會負責前線支援和後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