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擬清拆房委會轄下4座出租率達97%的工廠大廈,包括火炭穗輝工廠大廈,以提供約4,800個公屋單位,故要求租戶於18個月內遷出。穗輝租戶代表Fanny批評政府零諮詢,指與另外三間工廈已成立四廠聯盟,將一同爭取「不遷不拆」。在穗輝營業逾30年的租戶直斥政府「完全唔重視本地工業發展」,另有租戶指工廈內有不少新興輕工業,緊貼時代進步,「一啲都唔古舊」,惟無奈政府只重視大灣區發展。
四廠連線成立關注組 齊爭不遷不拆
房委會於5月24日公佈清拆轄下的4座工廈,即火炭穗輝工廠大廈、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葵涌葵安工廠大廈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以提供約4,800個公屋單位,擬於2031年前落成。4座工廈的出租率高達97%,涉及逾4,000個單位,合計2,088戶。房委會擬提供18個月期限予租戶遷離,及發放相等於15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受影響租戶可申請租用葵涌晉昇工廠大廈及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不租用者可獲一筆過款項,每個單位可獲25,400元;即日起9個月內遷離的租戶,則可額外獲發10萬元。
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關注組發起人、從事珠寶首飾裝嵌的Fanny指,政府未曾公開重建工廈的研究報告,「四廠同樣被蒙在鼓裡」,對政府零諮詢感到費解。她強調「四廠坐埋同一條船,係命運共同體」,對未來抱有希望,「如果我哋幾廠唔連線,係一絲希望都沒有,而家四廠一齊,希望可以爭取不遷不拆」,未來亦不排除四廠一同申請司法覆核。
她批評10萬元的「早鳥」遷離優惠是按租約計算,而非按單位計算,即1個單位的租戶與7個單位的租戶,同樣只獲賠10萬元,而且有分化意圖,誘使部分租戶離開,「可以話個空置率又高咗」,藉詞推動清拆。她指,廠內即使有人打算退休,仍支持關注組的行動。
Fanny又憶述小時候隨家人到穗輝時,必定會到一旁的大排檔吃雞粥和乳鴿,慨嘆未來工廈與大排檔或一併清拆,「大家嘅生計、共同回憶都冇晒」。她指,本來還想購入一個小型車床,以研發新產品,如今無奈被清拆計劃中斷。
稱廠內輕工業富活力 嘆政府偏重大灣區
從事印刷的Joe猶記得於?口發現清拆通告時的心情,「真係好愕然,點解冇人問過我哋?」他形容穗輝是他的第二個家,在此開業25年,共3個單位,按現時方案可獲28萬元賠償,惟估計搬遷及裝修新址費用已須40萬元。他表示,穗輝樓齡不高,並無重建需要,而四廠同期清拆,已令市面私人工廈租金暴漲2.5至3倍。
Joe除了從事印刷工作,亦是一名單車迷,在廠內提供單車修復服務,包括度身訂造車架設計、解決街邊鋪無法處理的疑難雜症。他指全港從事專業單車修復的只有數人,擔心若搬往港島或九龍的話將驟失客源。他分享曾有收藏家將1960年代的單車交付他維修,連歌手陳奕迅亦曾經委託他設計一部BMX單車。被問到是否認為政府不再重視本地工業,他慨嘆「佢只係care緊大灣區發展大局」。
他表示,穗輝的租戶「全部都係靠自己一門手藝自食其力,冇向政府乞求過啲乜嘢」,又指「好多係新興嘅輕工業,緊貼時代進步,一啲都唔古舊」,如6樓便有不少年青藝術家的工作室,藝人陳家樂亦不時到場拍攝,「各行各業都有,琳琅滿目,係有創意、有活力嘅」。
批政府捨難取易 不收棕地向小戶開刀
Joe亦痛斥政府捨難取易,不收權貴的棕地,卻向工廈中小企開刀,「邊度地方最易?自己地方最易。除咗方便拆之外,我諗唔到有其他原因。」Joe指自己租住私樓,若遭清拆的話頓成零收入,屆時只能排隊輪候公屋,變相「又係加返負擔落條隊度」,批評政府「為咗10年後嘅好處,而要即時傷害數千人嘅生計」。他續指更改土地用途、勘探工程並非一年半載之事,不解為何政府急於18個月内迫遷。他又指,穗輝背面的斜坡佈滿原居民祖墳,懷疑若興建公屋需要平整該塊斜坡,「連原居民都影響埋」。
他質疑賠償方案「唔知點計出嚟,有好多實際情況佢計漏咗」,指20多年前將印刷機搬進穗輝須動用吊機,耗費4萬元,估計現時價格已幾何級上升,惟多數工廈均為密封設計,需要拆窗甚至拆牆才能把機器吊進室內,而業主須自行承擔費用。
被問到會否考慮搬至屯門或葵涌的政府工廈,他皺眉道「但係我唔知佢幾時會再拆」,又對政府向4,000個受影響單位只提供60個安置單位感到無言,並批評「投暗標」是「比私人市場更加恐怖,私人市場至少係明碼實價」,苦笑「你出(月租)10萬實得㗎」。
料搬遷費逾70萬 賠償金「完全無吸引力」
從事商標印刷的譚先生已在穗輝開業30多年,租有5個單位,共125平方米,可獲賠約30至40萬元。他強調「每一個地方都應該要有工業」,直斥政府「完全唔重視本地工業發展」,「求其畀舊錢就踢我哋走」。
他續指,廠房用的是工業三相電,若搬遷的話須「由零開始,裝過啲電,唔係拎個電鑽就走得」。他指30年前的裝置及裝修費已需40萬元,保守估計現時需70至80萬元。他又指,並不介意遷往屯門或葵涌,「遠啲都唔緊要,最緊要有地方(安置)」。譚續指,10萬元的提早搬遷優惠金「完全無吸引力」,廠內4台重型機器合共逾10噸,全須拆件才能搬走,程序相當耗時,故合理的搬遷期最少應為3年。
對於運房局曾指租戶或可借此機會退休,譚先生指「我50幾歲,未想退休住」。譚亦強調自己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交租、養老婆,都好大開支,我都唔想攞綜援」,廠內另有兩名生意拍檔靠此維生。
譚先生又提到自己與其他租戶「朝見口、晚見面」,感情深厚,亦不時到旁邊的火炭大排檔用膳,與檔主、伙記熟稔,對火炭區將於數年內物轉星移深感可惜。
曾為港鐵提供緊急零件 嘆被迫提早退休
袁先生早於1984年已進駐穗輝,製造各式機械零件,服務本地客戶,包括港鐵、地盤、基建公司。他和另一名拍檔租有兩個單位,共50平方米,按現時方案可獲賠最多22萬元,但他估計搬遷成本需至少30萬元,亦認為中標租用葵涌及屯門工廈的機會十分渺茫,或會被迫結業,變相提早退休,「我雖然60多歲,但我唔想退休住」。
袁先生於19歲已經入行,他指製造機械零件是一門高技術手藝,慨嘆時下青年甚少入行,大部分師傅已年過半百,本身已「買少見少」。他又指自己的小廠和周邊工廈構成互惠關係,如在穗輝對面的安華工業大廈「東東」食品加工中心,若遇上機件故障時,亦會向他求助,而他亦能在短期內提供新零件,「如果冇咗我哋呢啲小型廠,佢成間廠就停頓咗,就真係幾頭痛」。
他提到,港鐵於上星期有零件損壞,需要緊急替換時,正是向他購買。他在短短三日內已完成製作,指若交付大廠的話將會耗時許多。在他的單位內,重型機器隆隆作響,車床及鑼床各有兩台,刨床、磨床及鑽床各有一台,全部均以噸作單位,令他無奈嘆道難以搬遷。
不滿被趕向私人市場 諷「不如你推哂啲公屋居民出去」
50多歲的陳先生從事五金批發,在穗輝開廠至今逾25年,共4個單位,「做咁多年都係艱難經營」,只能勉力維持生計,如今更遇上政府強拆,彷如雪上加霜。他指,日後若離開了交通方便的火炭區,營運成本或會大增,故最想「不遷不拆」。他表示,整個新界東只有穗輝一棟政府工廈,九龍東亦只有業安工廠大廈一棟,「保留啲工廈唔過份啊,6棟邊度過份啫?」,強調要求十分卑微。
他又指,社會正是有著無法負擔私人樓宇的市民,所以才有對公屋的需求,同樣地,社會有著無法負擔私人工廈租金的小本生意人,所以才有對政府工廈的需求。他批評政府不負責任地將租戶推向私人市場,嘲諷「不如你推晒啲公屋居民出去私人市場」,「將啲公屋居民搬走晒,起私樓,得唔得啊?」陳又指,自己是家庭經濟支柱,3名子女中有2人仍在求學,嘆道「如果而家要我搬,我真係冇錢搬,要出去借錢搬」,而屆時為了節省搬運費,或會親自搬貨,盡量避免聘請搬運公司,但保守估計仍需最少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