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房委會暫緩興建「插針樓」 優先使用大面積土地

房委會暫緩興建「插針樓」 優先使用大面積土地

【獨媒報導】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指過往因土地不足,故興建俗稱「插針樓」的單幢公屋,惟該些公屋成本高,未來會優先考慮使用大面積土地建公屋。今早港台節目中,有房委會委員認同做法,但認為不需完全放棄興建「插針樓」。

近年興建公屋單位成本急升,由2019年度每伙61萬,急升至去年的97萬,升幅達六成,原因之一是成本較高的俗稱「插針樓」的單幢公屋。

房委會委員、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今早(17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認同,指大型項目具「規模經濟效益」,可攤分基建成本。他指過往房委會為滿足建屋量,在不少「細塊、三尖八角」的地盤興建「插針樓」,惟現時已有足夠大型土地。

麥萃才稱,房委會不會更動已落實的規劃,至於面積較細的「熟地」,他認為可將其撥回土地儲備,待有需要再發展,無需完全放棄。

同為房委會委員、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指,房委會過往因土地不足,被逼在面積細、發展難的「豬頭骨」地盤興建「插針樓」。他同認為無須急於交回小型地盤,可個別考慮,如難以發展可改為休憩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