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繼房委會公屋10月起加租10%後,房協亦公布轄下20個出租屋邨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加租10%,首3個月寬免額外租金,今次加幅是1998年以來新高。房協總監(物業管理) 潘源舫表示,加租有考慮居民的負擔能力,指在今次加租後,有超過六成租戶每月多交的租金是少於230元。不過他坦言房協整體財政壓力大,預計加租後首年仍會錄得虧損,翌年更會擴大,將會短期內考慮出售早期市區改善計劃項目下的街舖,以及部份設於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商舖及停車場。
指六成租戶多交租金少於230元
現時房協20條出租屋邨共有32,601戶,房協預計未來兩年出租屋邨將會持續錄得營運虧損,認為加租安排已平衡居民的負擔能力及房協屋邨營運的持續發展。新租金將維持至2026年9月30日,在加租後,房協甲類及乙類出租屋邨租戶分別每月平均多交約230元及640元。
房協總監(物業管理) 潘源舫今早接受香港電台《千禧年代》訪問,指房協每兩年調整租金一次,主要考慮居民的負擔能力,以及房協營運出租屋邨的成本變動。他承認房協在評估租戶負擔能力時,有直接套用房委會對轄下租戶入息調查的數字,並稱房協出租屋邨與房委會公屋租戶同樣須受入息及資產審查,限額亦看齊,所以有參考房委會的數據。
潘源舫強調,房協轄下20個出租屋邨落成時間跨越多年,現時租金介乎低於1,000元至近7,000元不等,形容是「幅度好闊」。他續指,在今次加租後,有超過60%租戶每月多交的租金是少於230元。
寬免期一年減至3個月 房協:體諒疫情時期
房協同時表示,考慮到社會目前的經濟狀況,將向租戶提供特別紓緩措施,寬免首3個月額外租金,預計少收2,400萬租金;「富戶」則須由今年10月起繳交新租金,以維護資源合理分配。對於房協上次加租「富戶」以外租戶有1年寬免期,潘源舫就指上次加租於2022年下半年,當時考慮到疫情:「咁我哋都體諒呢樣嘢,但係今次嚟講,3個月我哋都覺得係適合。」他重申房協有設立「租金援助計劃」,讓有短暫經濟困難的合資格租戶獲減免四分之一或一半租金,現時有近850戶受惠,當中90%只需交一半租金,其餘則少交25%租金。
稱財政壓力大 料加租後仍錄虧損
在房協開支方面,潘源舫稱有一半出租屋邨樓齡已超過50年,維修及改善工程愈來愈多,加上每年要花費7,000萬元維持「房協有里」綜合服務,提供長者及家庭支援,整體財政壓力大。他預計加租後首年仍會錄得虧損,翌年更會擴大,希望控制到日常管理開支。
被問到房協是否有意出售「非核心物業」,潘舫源就稱相關物業不包括出租屋邨內的商舖及停車場,但就承認短期內會考慮先出售早期市區改善計劃項目下的街舖,以及部份設於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商舖及停車場。他又稱政府今年年初已修例,將房協納入公營單位,讓房協有需要向銀行貸款時取得優惠條件。
潘源舫亦提及房協近年開始負責約20個建屋及資助房屋項目,有短期資金流需要,今年將會有融資安排,不過他強調房協財政狀況穩健,暫未有計劃尋求政府注資。
13富戶主動交回單位
另外,房協今年4月起要求首批1,900個富戶政策適用租戶申報物業、入息與資產。潘源舫指兩個月內收回逾99%申報表,當中有13戶主動交回單位,包括有4戶表明在香港持有住宅物業。潘源舫又表示,房協有加強前線培訓,例如留意屋邨停車場是否有名車及中港牌車輛停泊,至今發現20輛掛有中港車牌的車輛停泊在月租車位,將會跟進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