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尚海龍指父母認為香港消費高 內地生「有幾廿萬係正常」

尚海龍指父母認為香港消費高 內地生「有幾廿萬係正常」

尚海龍指父母認為香港消費高 內地生「有幾廿萬係正常」

【獨媒報導】立法會議員尚海龍於昨日(1月22日)邀請傳媒出席午宴,席上被問及有關近月有多名內地生受詐騙損失巨額金錢一事。尚海龍解釋指,身在內地生活的父母抱「窮家富路」的傳統思想,聽聞香港消費高,望子女能有錢應付日常開支,「有幾廿萬係正常」。加上學生及家長對香港社交媒體及詐騙手法不熟悉,容易成為詐騙對象。

尚海龍又以MBTI16型人格說明,指「『I人』(內向)比『E人』(外向)的人更易受騙。」他指內向的人傾向自己在內心糾結,而外向的人傾向與身邊人分享生活瑣事,資訊較為流通,容易識破騙案。

對於港大強制學生必須填寫防騙問卷才能使用部分院校設施,尚海龍認為對於尚無社會經驗,又缺乏在港生活經驗的新來港內地生來説,是「無奈」之下的必要手段。他又提到,儘管香港政府有大量「提防騙子」的宣傳,但主要針對廣東話群體,對英文、普通話群體的效果可能較差,未必能接觸新來港內地生群體。他建議政府應善用「Push(推)與 Pull(拉)策略」,善用受學生歡迎的媒體及明星宣傳防騙資訊,以及實施「少少強迫」的措施,確保有關群體能接收到重要的資訊。

憂檢討「本地生」定義減弱香港對人才吸引力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於日前稱政府正檢討「本地生」定義,會參考外地的有效做法,例如考慮申請人報大學前幾年是否居港。尚海龍指原本政策為只認身份證,簡單亦容易執行,如加入其他考慮因素將增加行政成本,而即便擁有在港住住證明亦未必真的在港居住。尚海龍重申教育是吸引人才來港的重要因素,擔心會影響政府的吸引人才計劃,需多聽取不同持分者意見,小心處理。

政府面對巨額財赤,尚海龍認為應「小心開源,大力節流」,包括減省不必要的人手等。對於立法會議員薪金,他指可以消費劵代替支付議員的部份薪金,支持本地零售,保護中小企業。至於政府官員及立法會議員應否帶頭減薪,尚海龍則指凍薪屬在所難免,小市民的要求多為「激氣」之言,應視乎對本港發展是否有效,不應一刀切減薪。

20250122 尚海龍茶聚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左)負責替尚海龍聯絡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