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青少年步入青春期,開始對性產生好奇,或有許多難於啟齒的疑惑。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推出新書《成長沒那麼難搞:青春期成長指南》,以貼近生活的角度為青少年提供性知識。家計會教育主任周卉卉表示,青少年可自行閱讀此書,亦希望家長能藉此與子女打開話匣子,讓青春期及性相關的議題「喺日常生活就可以攞出嚟傾」。
《成長沒那麼難搞:青春期成長指南》的主要對象為9至14歲準備或已經踏入青春期的少年,亦適合家長及照顧者閱讀,以理解青少年的需要。書籍共有六個章節,其內容涵蓋了青春期的定義、生理及心理轉變等議題,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作解說,協助青少年面對青春期的困難和煩惱。
中學青春期講座申請增加 料與疫情有關
家計會教育主任連明誥表示,過去一年舉辦了近500場性教育活動,如講座、工作坊等,對象皆以小學生為主,「記錄上面幾乎係冇中學會申請」,但疫情後收到更多中學老師對該類主題活動的查詢,升幅約一成。她估計由於疫情期間,學校課堂以網上形式進行,學生的互動和相處減少。
連明誥又提到,研究發現學生最有興趣學習的性教育題目為「拍拖與戀愛」,其次為「青春期」,另有其他主題包括「安全性行為」及「性傾向」等。另外,她於平日的活動中亦收到不少同學的提問,如「甚麼時候才能談戀愛?」、「除了異性戀和同性戀,還有其他性傾向嗎?」等。
青少年缺乏性教育 或影響成年後的價值觀
資深家庭醫生、性治療師兼性教育工作者吳頴英為該書顧問,她分享從臨床經驗中得出的觀察,指青少年大多將青春期遇到的問題「收埋晒」,「唔問直至家長發現」。吳頴英表示,若青少年在沒有指引下接觸色情資訊,「咁佢就當呢啲色情資訊就係寶,佢就以為係一個性教育嘅指南」。她提到曾在學校演講後,便有男學生向她追問:「我睇嗰啲『四仔』呢,其實真正嗰啲夫婦係咪真係咁樣㗎?」,
除此之外,吳頴英指大部分學生認為性是「唔光彩」,並且難於啟齒。她續提到,有成年人到診接受性治療時,發現問題歸咎於兒時接收不良色情資訊,從而影響價值觀,導致婚姻及家庭關係受影響。她認為,踏入青春期的少年應接受全面的性教育,才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新書以「正面、包容、理解」探討性知識
另一教育主任周卉卉就表示,該書以「正面、包容、理解」的角度討論性知識,而書中設有四名角色,有助引起青少年的共鳴,並增加趣味。她續指,青少年可自行閱讀該書,家長則可藉此書與子女打開話匣子,將青春期及性相關的議題「正常化、自然化」,「喺日常生活就可以攞出嚟傾」。她希望透過該書在學校營造氣氛,「覺得青春期同性教育係喺學校可以討論」。
家計會將在11月23日舉辦「成長沒那麼難搞:青春期工作坊」,對象為小四至初中學生,費用每人98元,成功報名的參加者可獲贈新書乙冊。
而早前教育局推出中三公經社科教材,建議學生「打羽毛球」處理性慾,引來社會討論。連明誥則稱,學校難以直接教導學生解決性慾,亦指新書的內容提及自慰,能引導青少年以平常心面對,讓他們明白有其他方法處理性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