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大批港人趕在LOTR限期前舉家移英,政府卻大力唱好香港及大灣區「機遇」。但數字不說謊,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今午出席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報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進度,計劃由1月推出,預留將二千個畢業生名額,並向僱主發放津貼,但局方至今只收到440份津貼申請。距離8月31日「截數日」只剩約一個月,意味計劃配對的成功率只得約兩成。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特首林鄭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旨在「鼓勵及支持」青年人到大灣區城市工作,於1月8日推出,計劃的對象為2019 年至 2021 年獲頒發學士或以上學位的畢業生,名額二千個,當中有七百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畢業生最遲須於2021年8月入職,亦即8月31日為計劃「死線」。「就業計劃」會向聘用畢業生的企業,每人每月發放1萬元津貼,津貼期最長18個月。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今向立法會交代,合共377間企業提供了2,887個職位空缺,截至6月30日,經計劃專題網站的網上應徵功能收到9,013個求職申請,連同其他渠道的申請,推算整體求 職申請數目應超過1.8萬個。
按計劃要求,僱主須在員工受聘後7天,向計劃秘書處遞交初步申請津貼的申請,截至6月30日, 秘書處只接獲350份津貼初步申請。何啟明在口頭質詢時補充,最新的申請數字為440份。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議員質疑,仍有二千多個就業空缺在市場,計劃推出半年的成績只得20%,「原因係咩?點解唔夠吸引力?」,勞工處助理處長(就業事務)許柏坤解釋申請津貼的數字較低,或「畢業生返咗工無耐就辭職」,企業無再向秘書處申請。何啟明則稱「求職係雙向」,畢業生考慮待遇,公司則考慮畢業生「啱唔啱佢用」,他強調計劃未結束,會加強向年輕人宣傳。
何啟明的黨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亦批評計劃成效,質疑難在8月底前用盡二千個名額,何啟明反駁計劃「無硬指標」,局方旨在盡力宣傳,「如果畢業生喺香港搵到工作,盡快投入市場」,他亦認為是好事。麥美娟則叫局方「要知道年輕人諗緊乜,唔好一味宣傳,呢個好重要囉!」。何啟明表示會在計劃結束後,按申請人的背景資料調查分析。
翻查勞工處的互動就業服務計劃專頁,暫時只得928個工作空缺,絕大部份公司提供的薪金為1.8萬元,即計劃要求的薪金下限,只有極少職位的薪金達2萬元或以上。有公司在今年1月就貼出招聘1個IT程式「後台開發員」空缺,但招聘廣告至今仍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