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基建債認購不足 財庫局:投資選擇眾多

基建債認購不足 財庫局:投資選擇眾多

(獨媒報導)政府早前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目標發行額為200億,不過最終認購額只有約178億,是首次政府發債「滯銷」。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在立法會問及原因,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回覆稱,目前投資市場相對活躍,投資選擇眾多,或會對市民投資決定有所影響。

財庫局指,除零售債券外,政府亦發行機構債券,今年12月初以投標方式發行的基建債,投標金額為發行額的3至4.5倍,當局認為反映投資者肯定本地基建及債券市場發展,以及他們對香港長遠發展的信心。

翻查資料,當局共發行九筆機構基建債,金額為105億港元及60億人民幣,換算為港元合計約為169億,比零售債券總額低。機構債年息由浮息至3.23厘不等。至於零售債,金管局在12月13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收到127,594份有效申請,涉及金額約177.8億,最終發行額為約177.3億。債券於昨日(12月17日)發行,今日首日上市,中午收報100.2元,比發行價100元升0.2%。

謝偉俊亦問及認購不足額,對政府財赤及支付未來大型基建開支有何影響。財庫局指在制定發債計劃時已預留適當彈性,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每批債券的發行安排及最終發行額,稱即使個別債券最終發行額與目標有出入,亦不會影響整體規劃。

對於美國國債息率回升,甚至超過4厘,比基建債的約3.5厘高。財庫局僅重申基建債為市民提供穩健、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選項,市場上不同的投資選項性質可能有所不同,未必能直接比較。

謝偉俊亦引述傳媒評論指,認購不足額或反映政府財政紀律響起警號,財庫局指基建債所得會用於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的基建項目,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會繼續去年《財政預算案》推出的財政整合計劃,控制政府開支增長、增加收入和發行債券處理財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