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政府昨日推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多項收費加價,其中急症室收費加至400元,危殆和危急類病人可獲豁免;但屬「緊急」的第3類病人,就要付全費。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早在電台解釋,原因「緊急」和第4類「次緊急」病人「未必真係咁易分」,考慮急症室分流護士意見後,為了避免不必要爭拗而有現時安排。醫衞局長盧寵茂則強調,「唔希望大家提到第3類有豁免」,因為危殆和危急病人,行政上與「緊急」病人分別清晰,他又指現時部份送院搶救無效的病人「都收唔到錢」。
指急症室每病人成本要二千元
盧寵茂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解釋急症室加價安排,他指急症室成本高昂,因為需要高規格人手,每個病人平均成本超過2,000元,當局希望「輕症共付、有能力的人共付」。日後輕症病人,或為了拎病假紙的人,因應新收費「可能唔嚟(急症室)」。
至於為何「緊急」病人不能豁免收費,盧寵茂強調所有急症室病人其實都要收費,只是危殆和危急病可獲豁免,原因是危殆和危急兩類病人,與「緊急」類病人分流行政程序有清楚分別。他又指部份人是搶救送院,最終搶救無效,「都收唔到錢」,最終亦免除收費。盧寵茂又強調,「唔希望大家提到第3類有豁免」。他又承認,於分流時第3與第4類病人的分別「會有少少爭拗」。
再提外國要收數千美金
他又再次重申, 400元收費已「相當合理」,縱觀全世界急症室收費水平,「完全唔係呢個數目」,部份要收數千美金。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則於商台節目表示早前諮詢急症室同事意見,認為危急和危殆兩類病人定義非常清楚,但第三類「緊急」與第四類「次緊急」病人,「未必真係咁易分」,為免不必要爭拗以及實際運作情況,因而有今次決定,他亦強調危殆危急類病人是「額外提供豁免」。
解釋「最多四星期」是付費單位
另一個昨日「改革」方案備受爭議之處,是醫管局表示專科和門診的配藥安排,每種藥物加價的同時,表明「最多配藥四星期」。不少需要數月覆診一次的長期病患者昨日聽畢方案,批評當局要令他們舟車勞頓。
高拔陞今日澄清,四星期是「付費單位」,派藥上限早前已修訂為最多24星期,即約半年。他指派藥多寡是由醫生決定,但根據過往經驗,部份長期處方的藥物「好易浪費咗」,亦有時因為改變處方,剩餘的藥物出現同樣浪費。
稱會聽意見 惟強調方案已「好全面」
主持人追問,現時加價方案不涉及立法會撥款程序或法律修訂,方案在明年元旦實施前,有沒有更改的空間。高拔陞形容方案已經「好全面」,多個方面「環環相扣」,稱一定會持續聆聽意見。
至於被形容為「誤用濫用」急症室的次緊急和非緊急病人,特別是夜間希望求醫的人,可以何去何從?
盧寵茂表示增加夜診是「雞與雞蛋」的問題,若急症室維持低收費,即使開夜診市民亦未必會前往,他稱要「兩樣一齊去」。至於公營夜診數目會否增加,盧寵茂稱現時已有持續增加。
有意見認為缺乏夜診服務,其中最大阻力是夜診成本高、求診病人數目少。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不同意,他稱開設夜診「肯定爆哂」,因為現時任何一間提供夜診的私家醫生都有爆滿情況,他相信隨着人口老化,只要加開夜診,一定不會發生「醫生等病人的情況」。
鄧家彪指少人申請減免 醫管局指日後推Apps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藥費加價後部份覆診多個專科的長期病患者,每月醫療開支可能過千元,「加幅幾令人擔心」。他指雖然政府擴大費用減免機制的涵蓋範圍,但以往因為要經醫療社工申請,網上並無表格,因此申請數目很少。對此,高拔陞表示日後會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市民更容易申請減免。
1萬封頂額 以中收入群體月入中位數一半劃定
至於一萬元「封頂」金額是如何計出,盧寵茂今早表示需要一年用1萬元求醫用藥的人都是相當不幸的重病患者,改革減免經機制後,已有140萬人可以受惠,「封頂」額是考慮中收入人士入息中位數「約半個月人工」而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