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為維持本港的農業生產,政府去年12月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在新界北劃定農業優先區,並計劃於今年內諮詢持份者的意見。今日(8月1日)研究團隊發表《活農活現:北部都會區農地調查報告及農業優先區建議》,結果發現研究區內有至少500公頃可耕農地,以「打鼓嶺及文錦渡」復耕潛力最高;不過棕地問題持續,以「新田及牛潭尾」最為嚴峻。團體建議政府設立七個農業優先區,列明區內只限發展農業項目,並要清晰定義「農業用途」用地,並以秉持「城鄉共融」的原則保留優先區外的農地。
「農業優先區」一詞早出現於政府2016年公布的《新農業政策》,意指劃定一些優質農地作常耕用途。現時,農業優先區尚未有具體安排和細節。政府曾於2018年展開農業優先區的顧問研究,亦成立了督導委員會監察其工作。根據審計署的文件,原訂為期46個月的顧問研究本應在2022年8月完成。基於種種原因,包括研究範圍擴大和涉及的問題較預期複雜等,研究至今已延遲了近兩年仍未完成。顧問費因此由約1,651萬元增加9%,至約1,806萬元,而截至2023年12月,已支付的費用總額約1,044萬元。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早前表示,署方今年內會就顧問研究的建議諮詢持份者。
北都擁全港四分一可耕地
是次研究團隊包括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創新中心、本土研究社、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長春社,以及香港觀鳥會。他們於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間以衛星及航攝地圖為基礎,配合不同農區的實地考察,識別農地分屬的類別,即活躍耕地、閒置農地、園藝用地、溫室/棚架種植、棕地。研究範圍亦覆蓋了北區及及元朗的農區,包括「打鼓嶺及文錦渡」、「上水(丙岡及蕉徑)」、「粉嶺及沙頭角」、「新田及牛潭尾」、「逢吉及大江埔」及「流浮山至白泥」。結果發現,整個北都研究區內現有逾700公頃的棕地,及至少近500公頃的可耕農地資源。其中活躍耕地有約186公頃,佔全港活躍耕地的四分之一,每日平均農產品出產量可達10噸以上。而農業用途(AGR)用地內則有約265公頃的閒置農地。
閒置農地最易受破壞
農地閒置的原因複雜種多,除了農業式微外,亦涉及如地權和鄉郊規劃等問題。團隊為「閒置農地」劃定了三個標準 ——「相對完整、大片的農地」,「規劃用途屬農業地帶」及「土地環境未受棕地作業顯著影響」。研究稱在264.9公頃的閒置農地中,有260.3公頃位於北區,佔比98.3%,遠超元朗區的4.6公頃。「打鼓嶺及文錦渡」更是各區之冠,有124.2公頃的閒置農地。它有兩組完整的優質閒置農地,依次為大埔田至上/下山雞乙,和週田至李屋村一帶,面積分別超過29公頃和25公頃。雖坪洋及下香園的土地質素較遜色,但它們各擁有逾15公頃完整的閒置農地。該區亦有最多的活躍耕地,以文錦渡/沙嶺、李屋村、大埔田、昇平等地為主,共有61.3公頃。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經理葉子林稱,閒置農地最易被人疏忽,土地因無人管理,當受到破壞時難以引起傳媒及社會的關注。他續指,若只關注活躍耕地卻忽視閒置農地,香港農業便會處於「陰乾」狀態。
棕地破壞難修復 「新田及牛潭尾」最嚴重
研究範圍內的農區全面對棕地的威脅,總棕地面積約700公頃,已高於諸區合共約493公頃的所有農地分類,當中更有176公頃棕地處於農業地帶。已被納入北環綫鐵路項目的「新田及牛潭尾」顯示出最嚴重的棕地問題,196公頃的農地中有179.7公頃屬棕地,佔比逾九成。新田被棕地重重包圍,農耕活動大受打擊,而牛潭尾方面,真善路西北面的情況較東南面更嚴峻。其次則是擁有150.7公頃棕地的「打鼓嶺及文錦渡」,坪輋路李屋村入口至恐龍坑一帶的棕地更甚與活躍耕地、閒置農地互相交錯。研究報告亦指棕地問題持續,團體追查衛星及航攝地圖時發粉嶺虎地有一片約0.5公頃的閒置農地,數月後到該地考察時卻已淪為棕地。
及時行動可救打鼓嶺農地
葉子林形容棕地的影響是單向性,「只會係棕地破壞農地,唔會係農地美化緊(棕地),因為變咗棕地之後,受咗破壞之後好多時係返唔到轉頭。」他續指打鼓嶺的情況相對危急,但認為若現即採取行動,仍可保留很多農地。
日前記者前往兩個建議農區視察,下禾坑具優質閒置農地,惟有「倒泥頭」的情況。葉子林先後到兩個相鄰位置採樣,左邊較紅的樣本屬非法傾倒的泥土,右邊較黑的則屬原本的表土層,擁有較豐富的有機質。葉強調「泥就冇真假之分,但有好壞之分㗎,唔係所有泥都適合耕田嘅其實。」,指非法傾倒泥土質素差,夾雜較多石頭,破壞整個土地質素。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在農業地帶填土不得超過1.2米。葉子林指該條例有漏洞,甚至「放生」,「如果你鋪咗層泥落去呢,你嗰個泥同佢嗰表土係完全唔同,就算你唔過1.2米,其實佢已經完全破壞咗嗰泥土層」,因此他認為保護農地先要保護表土。
記者隨後再到較多活躍耕地的坪輋大埔田視察,葉指生態好的地方通常是水陸交接位,例如濕地,大埔田則有很多人造濕地,因該區是一個緩坡,其地勢的高低之差能利用地心引力,將溪水引導至農田,形成一個較大的水陸交接位。他又稱雖香港的旱田佔比較高,但水田因有較多交接位,故其生態價值更高,而大埔田十分特別,它同時擁有旱田和水田,甚至同一塊地能隨時間改變其特性,因此屬特殊農業地境。
倡劃七個農業優先區 以多元方法保留農地
團隊提出數項制定農業優先區的條件,包括「良好水土資源」、「耕種程度活躍或具良好復耕潛力」、「地域相對大片及完整」、「種植環境未被棕地化嚴重破壞」。基於這些條件,團隊建議設立七個農業優先區,合共339.4公頃,並全集中於北區,分別是「坪輋」、「沙嶺」、「禾坑」、「萬屋邊至萊洞」、「嶺皮至鶴藪」、「丙岡及蕉徑/長瀝」、「馬草壟及料壆」。至於未建議被納入農業優先區的地方,如大江埔和下白泥,團體亦建議政府秉持「城鄉共融」的原則,以適切的分區和土地用途規劃等手段保留該等農區。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政府的農業政策較單一,追求產量和高科技,他認為農地和農業有多元價值,考慮北都農業的角色定位時,「係咪應該咁單一化考慮,淨係多產先保留呢?定還是農地可以發揮唔同嘅作用。」在政策方面,研究報告建議列明農業優先區只限發展農業項目,以杜絕其他農業以外作業,並要清晰定義「農業用途」用地。報告亦指出政府亦應為農業優先區作紀錄、研究及保育,若農戶欲加建硬件設施,亦須經過申請及審批以保護表土。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則認為農業優先區和發展並非對立,在發展的同時仍能劃定優先區,就如以前新界東北發展時保護塱原濕地的做法相似。他形容現時的情況是一種「倒退」,「發展區又劃咗喇,但就冇預留一個空間去俾農地,冇預留空間去做農業發展。」,故建議政府在未來規劃北都時要審慎了解,平衡發展與農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