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本港多間大學要求來港的內地學生填寫防騙問卷,本身是立法會議員的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表示,內地生大多透過中介申請來港,升學資料、選科均依賴中介代勞,學生在接到詐騙資訊後,在沒有中介協助及自行判斷能力下便受騙;加上不少內地生都不查看學校電郵,認為是壞風氣及習俗:「學校有訊息話俾佢哋聽,佢哋要去聽㗎嘛!如果唔係,你點樣講都無用,嗌佢點防騙佢都唔理你,咁咪受騙囉!」
近期多名內地學生遭遇騙案,港大更有60名學生成為受害者,涉及金額高達6,000萬元,有院校要求學生填寫防止詐騙的問卷。劉智鵬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對事件感到震驚及不幸,認為內地來港後人生路不熟受騙,認為要正視,不應在校園讓詐騙風氣蔓延。
劉智鵬稱嶺大有內地生受騙 指校方已發嚴正通知
談到嶺南大學的情況,劉智鵬稱同有內地生受騙,指有個案涉及假冒政府官員、客戶服務,近日更有假冒大學名義在社交平台收集學生、校友的個人資料及聯絡方式,校方已發出嚴正通知,提醒學生、校友要提高警覺。
被問到來港內地生為何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劉智鵬稱他們大多透過中介申請來港,升學資料、選科均由中介代勞,當學生接到詐騙資訊後,沒有中介協助:「佢就可能無去思考呢個資訊、指令,係咪佢應該要去跟進,咁就可能跟進咗。」
批內地生不看電郵 促校方加強與學生親身接觸
劉智鵬續表示,不少大學生尤其內地生,都不查看學校電郵,認為是壞風氣及習俗:「呢個係好壞嘅習慣,呢個風氣要改嘅。學校有訊息話俾佢哋聽,佢哋要去聽㗎嘛!如果唔係,你點樣講都無用,嗌佢點防騙佢都唔理你,咁咪受騙囉。」他建議,校方要加強與學生親身接觸及在社交媒體宣傳,並與相關團體聯絡,以提升防騙意識及協調。
對於大學要求新來港的內地學生填寫詐騙問卷,劉智鵬認為,可以補足學生不查看電郵及沒有中介處理的情況,指嶺大亦有要求學生以必修的方式填寫。他表示,問卷的確不會令學生立即提高防騙意識,但至少能提醒來港內地生要小心:「至少埋位有第一個提示,我提醒你啦,香港有呢啲事情發生喺你身上,你要小心。」
尚海龍稱內地生「用錢場景都頗多」 家長「窮家富路」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在同一節目表示,應從新來港學生及其家長入手宣傳防騙,質疑家長一下子給予子女太多錢不是好事:「有呢啲騙案發生嗰時,家長都有角色。」
外界關注「學生點解有咁多錢」,尚海龍指內地學生在來港後「用錢場景都頗多」,包括交學費、租屋、生活、購買學習用品及配置傢俬等,家長寧願「窮家富路」,讓子女有多些錢旁身。他認為家長應給予合理及適量金錢,另有學生不熟識使用社交媒體包括WhatsApp等。
籲校方、政府部門透過官方電郵發溫馨提示
此外,尚海龍稱曾了解部分受騙學生的個案,有學生稱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好似懷疑我有問題」,便墮入假冒入境處、客戶服務的騙局,向騙徒轉錢予對方。他提到,現時內地生在入學的時候,都要辦理簽證及填寫監護人資料,建議校方、政府部門透過官方電郵發出「溫馨提示」,家長亦應至少接觸校方、警方一次。
尚海龍最後稱「唔單止硬邦邦咁樣宣傳」,當局應可以安排公眾人物包括明星、體育名人宣傳防騙,「短視寬宜家比較流行」,透過小紅書、抖音作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