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劉宇隆:其實清唔到零 指需思考亞洲特色與病毒共存

劉宇隆:其實清唔到零 指需思考亞洲特色與病毒共存

劉宇隆:其實清唔到零  指需思考亞洲特色與病毒共存

【獨媒報導】第五波確診個案屢創新高,特區政府表明堅持採取動態清零,爭取時間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則稱「其實清唔到零」,「呢個病毒一定會同人類都路共存落去,只不過要思考『亞洲特色與病毒共存』,咁新加坡就畀咗個範例我哋。佢係有板有眼有序管控之下,可上可落,可鬆可緊嘅狀態之下達到減低傳播、病人分流及社會能繼續運作。」

劉宇隆今早出席一個電視節目後見記者,認為「動態清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清零嘅意思唔係零感染,係減低傳播率,同時搵到確診者好精準分流管控佢哋,唔會由輕變重,重變死亡。」他又呼籲港人不要視「全民檢測」為目的,而是手段。

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已達458,986宗個案,記者問到香港是否能達致群體免疫。劉宇隆認為應將群體免疫「揼出窗口」,並應改口稱「群體屏障」,因為在Omicron變種病毒下,即使接種三劑疫苗亦會再次感染。

劉宇隆又重申,疫苗是為了減少傷亡,「動態清零」在國內成功,是因為「買了時間」,並認為港人應接種第四劑疫苗,而長者更甚,溝針亦沒有問題,「科興三針係最基本盤,所有老人家打三針都要從速去打!有呢個能力就要從速去打,跟住就三加一!」

內地目前仍執行動態清零,劉宇隆則指國家在今年夏天將有條件思考做法,包括逐步觀察沿海城市如何開放,認為香港是國家先鋒示範的例案,並稱對中央派出多名專家到港應對Omicron 變種病毒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