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幼稚園本來十月有教育主日,老師早已和學生賣力練習,讓他們在崇拜後唱詩給家長和來賓聽。但因為突然出現的 #5歲 #疫苗通行證 ,校方為了沒有學生被留下來,於是把崇拜變成網上,唱詩改為預先錄影。
世衞在2022年8月22日更新了有關COVID-19的臨時聲明全文共四千餘字(英文),摘錄部分如下:
聲明指出「相對於成年人,SARS-CoV-2通常在兒童和青少年較少引起重症和死亡。
在原始病毒株大流行初期,2019年12月30日至2021年10月25期間,世衞接獲的呈報的個案顯示,5歲以下兒童、5-14歲和15-24歲的年齡組別佔全球確診數字分別為2%,7%和15%。死亡數字佔全球個案分別0.1%;0.1%和0.4%。25歲以下的死亡數字佔全球死亡個案0.5%。
2022年,隨著大多數國家放寬防疫和社交限制措施,Omicron引發兒童及青少年確診數字急升。全球而言,截至2022年7月24日,5歲以下、5-14歲和15-24歲的確診個案分別佔全球確診數字的2.47%、10.44%和13.91%。三組年齡層的死亡個案分別佔全球死亡個案0.11%、0.089%和0.37%。
聲明中特別提到病毒帶來的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或許令這些年齡組別的確診人士沒有進行檢測和呈報個案。重症兒童患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較大、肥胖或患有先天性疾病。它又提到,儘管兒童和青少年較少機會感染covid-19,但他們卻要承受不合比例的防疫措施影響,例如停課,增加他們的情緒困擾和精神健康問題。相對於高危人士,他們「不是那麼緊急(less urgent)」接種疫苗。
對比香港情況,由於衞生署仍然把近期疫情視為「第五波」,故相關網站只能找到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9月14日的臨時數據。在約164萬確診者當中,3歲以下、3-11歲和12-19歲的確診數字分別佔全港確診數字1.2%、6.1%和4.6%;死亡個案分別是2、6和5宗,同期全港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個案共有9,616宗。上述數字還未有反映不同變種病毒株引致的確診、重症和死亡數字。
觀乎本地和全球數據,兒童及青少年確診和死亡百分比佔整體人口比例極少。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香港政府、本地專家仍然認為有必要向兒童加辣逼針? #袁國勇 撰文斷言病毒已成 #風土病 ,筆者不明白為什麼他掌握最新數據,認為可放寬防疫措施時卻沒有建議當局暫停向 #五歲 以上兒童實施 #疫苗通行證,#教育局 繼續要求學生加針。截至執筆之時, #醫務衛生局長 #盧寵茂 仍未承認現時是第六波,以至港府沒有掌握最新的數據來制訂最適切的防疫措施。
稚子何辜?疫情下難得在台上的表演機會都要無端遭剝奪,失去是作現埸觀眾的家長和熱鬧的歡呼聲,幼稚園的歡樂時光一瞬即逝。還有那些5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為什麼他們因為未曾接種疫苗,各種文化、康樂、學習、社交等發展權利都要遭到剝奪?請專家再次憑良心憑專業,並參考國際案例,以數據作出合適的判斷!
參考資料: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案報告初步數據分析》(15.9.2022)
香港衞生署
聯合國 Interim statement on COVID-19 vaccination for children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