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取代通識科成必修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規定高中生須到內地考察至少一次,最快4月成行。教育局昨(9日)公布最新文件,可見考察行程「縮水」,僅設1至3天團且目的地悉數改於廣東省內,原訂前往貴州等地的4至5天團「冇影」。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今早在電台表示,考察團初心是加深學生認識內地文化,進而提升國民身份認同,但考察團時間太短未必有所體會,「對學生學習嘅成果唔係咁好」,認為局方下年應增長行程日數。
僅設1至3天考察行程 教育局:廣東省行程「較受歡迎」
公社科去年9月取代通識科成高中必修科,要求學生三年內須到內地考察至少一次;受新冠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半一直未能成行。但隨著疫情放緩,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月受訪就稱,目標全港中五生最快4月啟程往內地,下學期內均可考察至少一次。教育局昨日(9日)就內地考察發出最新文件,列出申請資格及名額等,要求校方3月1日前重新填報考察意向;現屆中四、五學生須在4月起至學年完結前北上考察,並優先安排中五生參加。
按教育局去年7月提供的21條考察路線,分爲2至5天團,目的地橫跨廣州、深圳、湖南以至貴州;但最新文件顯示的考察行程有變,僅設1至3天團,列出的22個行程悉數改於廣東省內,最遠僅達潮州等;原為前往福建及貴州等地的4至5天團「冇影」。教育局表示,因大部分學校在早前提交的資料中主要選擇廣東省行程,故先啟動較受歡迎的12個路線,並安排多10個當地行程;局方又稱下學年將提供較長行程,目標擴至廣東省外。
現時列出的考察路線主題有歷史文化、航空科技以及經濟探索等,目的地包括粵劇藝術博物館、東江縱隊紀念館及甘坑客家小鎮。人手安排方面,教育局指內地交流停辦數年,料學校需較充裕教師照顧學生,故考察團師生比例應爲1:10之上,並額外增加1至2名隨團老師協助。內地考察團由教育局全額資助,局方強調,前述額外安排只適用於中五生參加的內地考察團,不屬恆常安排。
前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去年曾表示,學生必須參加交流團,稱「除非係跌跛咗隻腳或者重病,如果唔係基本上冇得opt out。」有關退團安排,教育局在最新文件指,若學生在出發前要求退出,該學生須支付相關團費及退團的額外費用,局方或撤銷其資助,強調僅得「特殊情況」下,如患病(須具醫生證明書)或其他重要事故,局方才會考慮不撤銷其資助。
教聯會主席:考察時間太短對學生學習成果「唔係咁好」
對於教育局新列8個即日來回的「1天團」,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今早出席電台節目表示,相信局方考慮到學生利益作改動,「宜家時間比較緊逼,4月到今個學期結束前時間唔係太多」,惟擔心考察團時間太短,「對學生學習嘅成果唔係咁好……唔係一個理想。」他強調,考察團的初心是加深學生認識內地地理和文化,進而提升國民身份認同,但即日來回下考察時間過短,加上交通費時,學生未必有所體會,認為局方下年需增長行程日數。
因應學校須在4月至學期完結前開展考察,黃錦良認爲,中五生須應付文憑試,學習時間較緊張,預料個別學校因而傾向選擇一日團。被問到中五生學習壓力較大,是否應獲豁免參與考察團,他指以往因疫情無法到內地「可以接受」,但現時已全面通關,重申考察屬「重要嘅學習一部分。」
他亦提到,有學校反應部份學生的回鄉證已過期,學校如有需要應盡快與教育局商討對策,而現時距離4月成行尚有一個多月,相信學校有足夠時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