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元朗南收地在即 居民辦中秋晚會:唔知下年仲喺唔喺度

元朗南收地在即  居民辦中秋晚會:唔知下年仲喺唔喺度

(獨媒報導)元朗南發展計劃將收地建屋,由受影響居民和農場經營者組成的「公庵路居民組」昨晚(20日)舉辦中秋晚會,有居住近半世紀的街坊表示不捨鄉郊情懷,希望能住到最後,亦有夫婦嘆下年同樣時間未必能齊人度過節日:「唔知仲喺唔度」。

昨晚,約三十名居民聚集在近公庵路一間寮屋外的空地上猜燈謎,有一家大細玩燈籠,亦有人在旁切月餅吃水果。

寮屋的屋主為與丈夫同住、年過八旬的蔡太,表示經常請街坊進屋吃飯聊天,鄉村鄰居關係緊密, 「行出行入都知邊個,成條村都識大家,有咩事大大聲嗌一呼百應,打開門都唔使驚。她明言不想搬走,「出面住樓揾唔到返喇!」在附近居住逾三十多載的朱先生和朱太亦感嘆,下年中秋節收地或許已經開始,不捨得街坊逐一離去。

蔡太
蔡太

林鄭月娥長、黃偉綸拒出席 現場剩五空櫈

元朗南發展計劃涵蓋元朗公路和公庵路,面積達224公頃,其中185公頃為可發展面積。當局預計,新發展區總人口可超過10萬人,提供約32,850個住宅單位,以及194萬平方呎商業零售地方和120萬平方呎「就業帶」。計劃暫分為三個階段,首兩個階段房屋土地已獲城規會通過,均用作興建約16,920個公營房屋單位,政府將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於2022年開始收地,首批最快2028年落成入伙。

現場所見,場邊擺放五張空櫈,櫈椅分別貼上特首林鄭月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規劃署署長鍾文傑、地政總署署長黎志華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劉俊傑的名字。居民組發言人表示,收地行動將影響六百多户,一半以上人已在該處居住超過三十年,期望可以建屋復村,因此上月向多個部門請願遞信,讓官員落區聆聽街坊意見,但最終僅獲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稱有事未能出席。

無標題

居民呻飽受鑽探工程滋擾 批不適合建污水處理廠

發展次階段計劃於公庵路尾段興建三級污水淨化廠,預料2025年動工,但由於周遭居民為第三階段受影響人士,2029年才能搬遷。月初鑽探工程陸續開始,公庵路附近共有19個鑽探位置,其中一個更在朱先生和朱太家門口正前方進行。兩人抱怨稱,早前連續兩個多星期的日間持續遭受噪音滋擾,「本來住到好哋哋,而家嘈到講嘢完全聽唔到」。

朱太續指,希望政府可以暫停興建污水處理廠,即使未能暫停,亦能在不嚴重影響居民的情況下進行工程。惟朱先生聞後即搖頭稱:「一定㗎喇,佢唔會唔起㗎喇。」

朱生朱太
朱先生和朱太

居民組解釋,污水廠擬建於公庵山下,擁抱三面山勢,根本無風吹走污水異味,而且雨季更會有洪水湧現,絕非適合興建污水廠的地點。他們又批評,環評報告未有提及封場和雨季排水的內容,而且現時至少有兩個鑽探位置太接近民居,正收集居民聯署反對興建。

豬場負責人:多次發聲惟官員機械式回答

根據規劃署的勘察研究資料,發展範圍內只有一個養雞場可獲保留,另外三個養豬場及兩個養豬場則要自行覓地重建。屬第三發展階段、佔地六萬多呎的順利農場負責人黃先生表示,父親在70年代從內地來港先是經營家庭式養雞場,後來1997年本港H5N1禽流感爆發,衡量風險後決定轉開豬場。

他透露,近年屢次就議題在各會議上發聲,包括北角城規會、三場元朗劇院場居民大會和十多個農業會,曾提議參考外國垂直式農場或將受影響農場合併和重整規劃,但每次只得到官員敷衍的機械式回答,原有的農業預留土地更突然被劃走。

順利農場負責人黃先生、妹妹黃小姐
順利農場負責人黃先生、妹妹黃小姐

他斥責香港農業政策一直落後,一味只推廣養殖業,質疑「(政府)攞咗啲地,賣俾發展商,賺咗舊錢,但對人民完全冇幫助」,「口講話要改善,但措施一啲都唔支持,好多問題係咪佢哋整出嚟呢?」

只有35歲、去年剛註冊結婚的他生指,這盤生意養活了四兄妹,自己至今亦已接手十年,正處於既不能退休,又難以轉行的兩難狀態。他又坦言,搬遷困難重重,而且諸多限制,例如《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禽畜飼養的發牌)規例》第139L章規定,經營者須至少與七個政府部門協調;《廢物處置條例》第354章亦規定農場位置只能在禽畜廢物管制區之內。

妹妹黃小姐亦補充,哥哥星期一至日均無間斷地工作,豬場是他多年來的心血,但政府「一刀切」以要配合新城市發展為由,扼殺其辛苦建立的事業,以及整個家庭的生計。她不滿當局未能提供確實收地時間表,令他們長遠不敢投資飼養更多活豬,擔心政府突然收地,否則有機會蝕錢破產,更直言 「望唔到未來」。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