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近日中港跨境貨車司機接連確診,香港菜價因大批供港蔬菜未能抵港而飆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聯同業界代表今早召開記者會,倡暫停「派街」,即司機不需到不同地點派菜,全部改為「點對點」經批發市場派發模式,減低跨境司機感染風險。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稱過去「港英政府唔係好做嘢」,容許「派街」「唔係咁好嘅習俗」,當下需要「撥亂反正」。
菜價因供港蔬菜不足而飆升,民建聯今日舉行記者會,有業界代表出席。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董陳志偉解釋指,中港司機現時有兩種方式送菜,一為直接運貨至批發市場,二為「派街」,有工人跟車搬貨。以他所知,現時每日有近300個中港司機運菜,當中近三成的司機需要隔離,大大減少司機數量,導致菜價上升。「接駁場」意即跨境司機等候接收中國蔬菜的場地,但如「接駁場」出現確診個案,便會造成全日停頓,而當酒店同樓層出現確診個案,全層的司機須接受21天隔離。陳志偉指,正是早兩日「接駁場」出現確診個案,導致全日停頓,「香港(內地入口蔬菜)99%係落唔到嚟」,只有少量較早到達的司機才能成功取菜。他又指,現時約有45至50名中港司機醞釀離職,需要加薪輓留人手,甚至用高價挖角。司機一轉車的收入從過去約800元,升至2,000至3,000元,成本將直接轉嫁至市民身上。
民建聯倡跨境司機暫停「派街」模式發貨,全部改為「點對點」送到批發市場發貨,以免司機與跟車派貨工人接觸。民建聯又倡公開蔬菜數量及批發價,增加透明度,以及倡政府與內地商討,增加司機休息點,減少風險。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指,「派街」司機往往不認識派貨工人,造成追蹤困難。對於菜價,他稱世界各地的蔬菜理應全部經市場批發,但指過去「港英政府唔係好做嘢,貪方便」,直接將內地入口的蔬菜送到不同地點,形成「唔係咁好嘅習俗」,故當務之急需要「撥亂反正」。
本網記者追問,假設現行菜價透明,市民能判斷現時菜價並不合理,但市民最終可能仍要「硬食」貴格菜,如何能保證價格透明能直接穩定菜價。何俊賢表示,價格透明程度能消除市民的不穩定情緒,希望「俾信心市民我哋係有足夠(蔬菜)供應」,但不是降低菜價的絕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