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交椅洲人工島會令香港更可愛嗎?

交椅洲人工島會令香港更可愛嗎?

就日前明報刊登的《發展局須兼聽則明 正視明日大嶼帶來的危機》文章,正正是現今社會需要容許的公共政策討論空間。交椅洲人工島為全港史上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耗資5,800億港元,關注財政儲備的狀況、不可逆轉的環境影響、工程及建造業人員的可承擔量、海平面上升對將島上50萬居民的安全、第三個核心商業區的吸引力、及援引其他國家的人工島例子,確可讓我們更清晰地理解人工島的實際可行性、必要性和對香港的益處。若把持不同意見便淪為「危言聳聽」,可謂是公共討論的嚴重倒退,而我們必須警覺,以保持對政策的多元意見。

擔心掏空庫房 影響香港競爭力

港府2022年的財政年度首九個月的整體開支為5,933億港元,收入為3,901億港元,財政赤字達1,832億港元。在財政預算案推出前,財政司司長坦言今年會有逾千億赤字,而財政儲備則有約8,000億。然而,交椅洲人工島的工程支出將會耗盡近八成庫房,且造價只計算建造成本,未計及社區設施和配套等。財政司有責任做好險管理,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以確保開支與經濟增長相適應。雖然發展局提出可能融資方案,包括發行債劵及就鐵路加物業和填海及基建設施工程以公私營合作,但這些方案未能解決市民就需「為完成工程而埋單」的憂慮。

根據基本法第106及10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徵稅。」,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交椅洲人工島令筆者困惑,工程是否以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作為原則,全面考慮港府的長遠財政負擔能力。

專注發展第二個核心商業區 會是一個可愛的香港

毋庸置疑,人工島以作為提升金融、商業及金融作為賣點,以提升競爭力。然而,現時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仍未完善發展,啟德一帶還有不少空置商業大廈;現時政府理應周詳考慮及規劃如何吸引更多企業進駐第二核心商業區,充分善用香港的競爭力,推動該區發展,以不負當初搬進該區的啟德居民。另外,根據香港物業報告2022,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為12.5%,而整體空置量有近1,541,000平方米,令交椅洲人工島的策略定位之一 —一個集工作、居住、休閒娛樂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的重要性受到質疑,這項投資是提升還是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對香港未來發展有共同想像 會是一個可愛的香港

交椅洲人工島以15分鐘生活圈概念宜居生活社區作為賣點,希望增加市民原區就業的比率。但筆者擔心,當中的社區設計和規劃有多大程度能實踐。最近《問題島途:從全球大型填海工程看明日大嶼計劃的危機》研究正指出,國內及外國的大型填海項目有77%未能順利完成,確是未能給予市民足夠信心,交椅洲人工島是一項值得用納稅人多年的貢獻來投資。我們是否可以先專注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完善該區設施,以成為香港發展新市鎮的典範,再重新想像香港未來規劃應如果走?

交椅洲人工島的六大亮點——(1)採用「三個島嶼」設計以配合周邊環境、(2)透過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達致碳中和目標、(3)聯通世界及大灣區,開闢關鍵路線、(4)採用15分鐘生活圈規劃概念、(5)構建一個集工作、居住及休閒娛樂的核心商業區及(6)邀請專業學會組成平台細化人工島的設計,未能說服筆者,這項人工島工程與香港人的利益有何直接掛鉤?這是否一個讓香港人響往的未來城市發展方向? 政府就交椅洲人工島的公眾諮詢將於3月31日結束,筆者期盼一個可愛的政府會公開整理得來的公眾意見,以更了解市民的意見分歧點,而非進一步分化政府和市民間的距離,以挽回政府公信力。

真想看見一個可愛的香港啊!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