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下周四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宴會增至240人 惟限聚令續為4人

下周四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 宴會增至240人 惟限聚令續為4人

【獨媒報導】政府宣布下周四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餐飲處所每枱人數由8人增至12人,宴會人數上限由120人增至240人。有記者指,當局曾稱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回復至八成,即可放寬防疫措施,問現時是否適合時候;及為何限聚令仍為4人。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反問:「係咪去到八成,好似一粒掣咁就要開放晒所有嘢呢?」

預告定期舉行記者會交代

政府上周五(23日)宣布暫停430疫情記者會,但今日(30日)已安排官員就最新的疫情發展會見傳媒。李夏茵在開場發言時指,由於公眾及傳媒在政策上有疑問,冀藉此解答提問,另外醫療服務亦有調整,預告將定期舉行記者會交代。

無標題

自10月6日起放寬下列社交距離措施如下:

*餐飲處所每枱人數由8人增至12人
*表列處所內每組人數放寬至12人
*酒吧/酒館及夜店/夜總會每枱人數由4人增至6人
*宴會人數上限由120人增至240人
*取消郵輪「公海遊」熔斷機制

《明報》記者問李夏茵今次放寬措施的因素為何,質疑當局未有放寬限聚令,及未有對食肆和處所作放寬,能否承諾日後只有放寬,不會收緊。

李夏茵表示,當局考慮到香港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及國際接軌情況,慢慢作調整,「不過都請大家耐心啦,疫情嘅反覆我哋經過三年啦,我哋嘅經驗都見到有繁複嘅情況出現,如果能夠小心做嘅話,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去返放鬆嘅地步。」她表示,無法承諾只放寬不收緊:「呢個承諾,我真係俾唔到你啦。」

「0+0」言之過早 稱數據不足說明是否需調整

本港周一實施「0+3」入境檢疫政策,有議員及多個行業要求改為「0+0」,李夏茵明言,「0+3」只實施了五日,目前數據不足以說明是否有需要調整:「仲需要有一啲時間,睇一個情況研究係點。」

李夏茵重申,當局在精準抗疫及用最少資源達到最大效益的原則下,希望有秩序地放寬防疫抗疫措施,「其實咁早決定佢究竟係有效,安全唔安全呢,其實呢就略早啦」,當局將按數據適時作調整及放寬,呼籲「市民真係要耐心少少」。

在「0+3」下入境及確診的病人,如沒有嚴重情況,可在酒店或家中原址自費隔離。李夏茵表示,已聯絡60間原檢疫酒店,35間表示願意接收確診患者。她指較符合成本效益,該理念和港人染疫後在家居隔離一致,相信風險相若和可以控制:「醫院係寶貴嘅資源,適合嘅病人在適合嘅地方得到適合嘅治療。病情輕微嘅話,實在係唔需要入院接受過度醫療治療。」

過去一周疫情穩定 每日平均3,700宗

在記者會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交代過去一周的疫情趨勢,形容為穩定,本地個案約3,500至4,020宗,每日平均約3,700宗,輸入個案介乎117至241宗,每日平均180宗,佔每日發現的個案3至5%,而輸入個案現時在入境後三天已可找到75%的個案。

另外,學校呈報的個案每日下降,介乎405至1,280宗,涉及230至710間學校,院舍在過去七日共有30間院舍呈報有個案,包括21間安老院舍、9間殘疾人士院舍,平均每日有2至8間院舍有個案,涉及2至18人。

無標題

BA.5成主流病毒株 徐樂堅稱已進入平穩狀態

在變異病毒株方面,BA.5 已成為本港的主流病毒株,即佔85%,徐樂堅相信已進入平穩狀態。記者問徐樂堅,現時疫情是否已到頂,他指參考海外數據,即按病毒株的佔比及過去兩星期個案數目,「係平整嘅期,甚至懷疑將來可能都會下降。」

徐樂堅強調難以預測疫情趨勢,指現時疫情得以受控,歸功於高的疫苗接種率,但仍有一個組群的接種率較低,而且疫苗的抗體在某段時間後會下降。

留醫確診病人下降 亞博館治療中心轉備用狀態

醫管局匯報公立醫院最新情況,9月共有約3,000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留醫,每日新增確診病人數目約400人,前者在過去數星期則已回落至約1,700人,後者更已降至150人,危殆及嚴重病人數目同顯著減少,現時已減至60人。

醫管局宣布增加病床、人手及服務量照顧非新冠病人,病床調動計劃則由第3A階段回復至第2階段,即原預留作接受新冠病人的病床,將轉為接收非新冠病人。醫管局表示,非緊急服務的服務量已回復至平日八成,專科門診將增加診症名額。

亞博館治療中心設施即日起轉為備用狀態,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病人中心的病床數目同樣逐步減少,醫護將返回原本崗位。

另外,本港「疫苗通行證」使用年齡今日起下降至5歲,須符合接種要求才可進入相關處所。李夏茵特別提醒處所負責人,市民可繼續使用帶有二維碼的紙本紀錄、手提電話內的截圖,及相片顯示二維碼作為展示「疫苗通行證」。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