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券】民主黨:66%街市檔販拒裝電子支付系統 87%倡改派現金](/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左起)九龍城區議員馬希鵬、深水埗區議員鄒穎恒
(獨媒報導)政府向市民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最快於暑假發放第一期,限制於4款電子支付工具,即八達通、微信、支付寶、Tap&Go。民主黨調查發現,近七成街市檔販表示不會安裝電子支付系統,近九成檔販認為政府應直接派發現金予市民。深水埗區議員鄒穎恒表示,電子消費券不能令檔販受惠,政府應改為派發現金。
民主黨於5月17日至20日,以實地考察形式到九龍西七個室內街市,訪問了140個檔販。結果顯示,75%受訪檔販認為電子消費券無助增加生意額,66%表示不會安裝電子支付系統,72%批評政府對檔販的支援不足。此外,有87%檔販指政府應直接向市民派發現金。
行政費高 檔販稱半年僅錄300元營業額
民主黨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政策發言人、深水埗區議員鄒穎恒表示,政府大力推動電子消費計劃,但街市檔販反應冷淡,安裝電子支付工具的比例一直較低。她認為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支援和教育不足,在調查過程中,多數受訪者指安裝電子支付工具行政費甚高,加上政府沒有相關資助及行政支援,導致不少商戶不清楚安裝程序。她指,很多檔販本身年齡較大,所以「唔識得點操作」,而實際上,有檔販指開通電子支付系統後,半年僅有300元營業額。
鄒穎恒要求政府直接派發現金,以增加市民的消費選擇權,可依照自身需求善用資助。她指,民主黨今起開通電話專線,為不清楚電子支付系統安裝方式的檔販提供援助。
鄒穎恒又表示,約有三分之一檔販有安裝微信或支付寶支付系統,一來安裝簡單,二來這兩個系統的行政費較低,她呼籲政府盡快與各系統商討降低行政費。
九龍城區議會環境衛生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馬希鵬指,有受訪檔販表示「我劏緊魚架,點㩒掣呀」,批評電子消費系統看似方便,實際上是難為檔販。馬又指,街市顧客主要為長者、家庭主婦,長者最常用八達通,但4個系統中,以八達通的行政費最高,微信或支付寶支付的費用最低。他認為政府十分「不貼地」,盼政府落實更多針對長者的大規模宣傳,讓他們能用最簡單的「拍卡式電子支付系統」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