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通識變公社】香港不是殖民地 人權不能影響國家安全 教科書如何變得「政治正確」?

【通識變公社】香港不是殖民地 人權不能影響國家安全 教科書如何變得「政治正確」?

(獨媒報導) 2020年8月,六間出版社「諮詢」教育局意見後,推出修訂版的通識課本。傳媒發現,六四文革的漫畫、旺角騷亂的新聞圖片、有關「本土意識」和「港獨主張」等內容均被刪去。

同年11月,時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宣布「改革」高中通識科,包括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並提供內地考察機會。不足一年,新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開始推行,惟課本至今年6月才通過當局審批。傳媒發現,今次的課本不只是刪改一兩張漫畫和照片,而是統一口徑推翻過去的說法,包括指香港「不是殖民地」,並形容反修例運動為「暴力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事件」。

在新時代的香港,教科書如何逐漸變得「政治正確」?《獨媒》找來2014至2020年版本的通識課本,與部分2022年首批出爐的公民科課本作比較。在新的課程框架下,公民抗命、三權分立、法治四層次、多元身分等概念被刪去,換上國家安全、國民身分、國家成就等課題;法治不再包括「以法限權」,「保障人權」之餘亦不能影響他人權利、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補充資料以官方說法為主,例如政府新聞處和司長網誌,學習問題不再要求學生討論爭議點,只需回答「為何人大釋法不會影響司法獨立?」

無標題

教聯會副主席、中學中史及通識老師穆家駿向《獨媒》解釋,課程經刪改後,既能深入鑽研真正需要教授的內容,字眼亦不容再有半點差錯。他指過去通識科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把未完結的事例放入課本中,惟他認為未「蓋棺定論」的事件,不應在普及教育中講授。穆亦提到,教育是建制的一部分,在任何地方或社會,課本都不會特意提及政府或社會負面事情。

當「敏感」議題和反對聲音幾乎全刪、沿用多年的說法被改變、「多角度思考」由官方論述主導,這就是被「優化」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獨媒》把觀察到的轉變,整理為以下四點:

*********

一)改頭換面的教科書強調甚麼概念,又令甚麼字眼消失了?

在教學時數減半之下,當局把通識科的六個單元,重組為公民科的三個主題,分別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主題一)、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主題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主題三)。據課程文件,公民科宗旨開宗明義,加入「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一點,學習成果第一點亦指此科能讓學生「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

目前只有首兩個主題的公民科課本,已通過當局審批。主題一與通識科的「今日香港」單元一樣圍繞香港,不過課本內容幾乎改頭換面。在公民科課本,逾三分二內容圍繞「一國兩制」的背景、法律條文和國家情況,包括中國割讓香港的歷史、《國安法》和國家安全的概念、中國政治體制、國家成就、香港參與國家事務的裨益和貢獻等。課程框架亦加入「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象徵」的課題,指香港自古屬於中國,因此社會以中華文化為主體。

而主題二雖和通識科「現代中國」一樣圍繞中國,但除了探討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轉變與綜合國力外,課程框架亦加入了「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課題,逾五分一篇幅談及中國十四五規劃、大灣區規劃、《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等內容,強調該些規劃如何促進香港發展、提升香港優勢,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在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部分,亦另闢一節談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城市」,在中國參與國際事務中擔當的積極角色。

那麼,公民科課本中有哪些概念重複出現,以達到課程宗旨?《獨媒》看過七本來自六間出版社的主題一課本後,有以下觀察:

CSD1

從前通識課本多使用「中國」或「祖國」,現時轉用「我國」一詞,會否令香港學生難適應?穆家駿相信學生不會斟酌:「你去中學門口問,『我國』即係咩,咪中國囉。」

至於原先在通識科課本的字眼,有哪些在公民科徹底消失?以「今日香港」一書為例,港人生活素質、社會政治參與等課題刪去後,過去社會爭議議題和社會運動事件都不再出現;「法治」一章刪減為「法治精神的意義」,三權分立、法治四層次、公民抗命等概念消失;「身份認同」剩下「國民身份認同」,探討中港關係時未提任何「敏感」或「負面」事件。

CSD2

在身份認同一課,新視野通識課本列舉香港和中國的「活動或重大事件」時,除了涵蓋北京奧運、「一帶一路」等國家成就或政策,亦有提及七一遊行、反國教、雨傘運動、六四等社會事件。但在新視野公民科課本的「香港大事」年表,雖涵蓋香港自前241年至2021年發生的「重大事件」,卻未提及任何社會事件。年表列出的「重大事件」,包括梁振英在2012年當選特首和宋皇臺站在2014年發現出土文物;2019年的香港大事,則分別為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幕、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綱要》及民政總署推行本地種族融和計劃。

CSD3

就社會運動事例一概被刪去,穆家駿解釋通識科常被人詬病的問題,是一些尚在發展當中、未完結和蓋棺定論的事件,放在普及教育當中:「係咪需要在課堂上去講?課堂上講,同學生是否了解到,是兩回事。」他以「牛頓定律」為例,指在普及教育應教授已成定論的事:「如果件事仍在發生,那叫新聞,不是歷史。」

至於法治四層次、公民抗命等概念應否在普及教育中講授,穆家駿亦抱有疑問。他指普及教育應教導學生法治精神和守法:「但佢(提出法治四層次的戴耀廷)已經去到話點樣可以違法達義。」他認為有關概念會讓讓學生感到難以理解:「我教緊大家守校規,你話覺得呢個校規唔合理,應該將所有規矩改晒,我想這不是普及教育中應達到的學習目標。」

穆家駿指,法治的最基本精神就是要守法:「我哋由幼稚園、小學一直在學呢樣嘢,當我哋未學識守法,很難用到佢所講的違法方向。」

無標題
過去,多本通識課本會列出五次人大釋法的內容和爭議,但大多公民科課本只列出「剛果案」一個例子。

至於通識科的「現代中國」單元,過去會探討中國政府政制和法制上的問題及改革,並提及維權運動、群體性事件和中國如何維穩等,但據《獨媒》取得3本來自兩間出版社的主題二課本,相關內容在公民科通通消失,即使在分析綜合國力時,亦只從經濟、文化等方面出發,完全沒有提及以往均會用以量度的「政治力」。

其他改革開放帶來的問題,像是三農問題、「三座大山」、環境污染、貧富懸殊和貪腐等,在公民科再沒有以獨立章節探討,僅在介紹政策時,會以一兩句提及,有些甚至完全不提。

二)曾經在通識書出現的「說法」有何改變?

首批公民科教科書通過當局評審時,傳媒發現至少四本書指香港不曾是英國「殖民地」,報導後即引起社會關注。教育局之後發文回應,闡述官方版本的歷史,指1997年7月1日的儀式不是「主權移交」,而是「政權交接」,又強調並非否認香港曾被英國佔領的歷史,只是使用「殖民地」一詞不恰當。

翻查各出版商的通識書,除了現代教育在2018年的課本已使用「港英政府管治」描述1997年前的香港,其餘出版社在2020年出版、通過當局審批的通識書,仍在使用「殖民地」一詞,包括「香港曾長期屬英國殖民地」、「殖民地時代中港關係疏遠」、「8、90後大多出生於『殖民地』年代的最後階段」和「自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CSD4

而在兩年後出版、今年6月通過審批,來自六間出版社的七本公民科教科書,全部均有提及聯合國在1972年,從殖民地名單中刪去香港一事,並以被英國「殖民管治」、「佔領」或「侵佔」,描述97年之前的香港。新視野和現代教育的教科書,在課文中明言香港不是「殖民地」;教圖和雅集的教科書則稱香港「不具有殖民地地位」,但前者在教師補充資料亦明確指出,香港不是「殖民地」。

教育局兩年前沒作出改正,是因為疏忽,抑或是時代變了,以前沒問題的說法現在變得「有問題」?穆家駿指,自己不知道當局從前在字眼斟酌方面有甚麼考慮,但現在公民科要將過去沒講清楚的概念「去講清楚」,字眼不容有半點差錯:「以前字眼大家唔太深究,容易出現誤解。」

無標題
明報教育通識課本中提到的六點法治精神

另外,正如上文提到,課程框架「優化」後,不少通識科課本內容在公民科中未有涵蓋,而「法治」一課部分內容雖有保留,細看亦能發現有不同程度的刪改。例如,在課題開首指出的「法治精神」,有課本刪去「以法限權」、「政府要依法管治」、「法律會對管治者的權力作出限制」等字眼,改用較溫和說法;提到法治保障人權或香港居民有集會示威、表達意見的自由和權利時,各書均指《香港國安法》能平衡法治和人權,並提及「人權本身是有限制和有界限的」,不能影響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

CSD5

三)官方說法配合資料來源,提供怎樣的「事實」予學生?

公民科課程文件指出,教師在運用學與教資源時,「應多採用及參考官方機構和具公信力的組織所提供的資料」,並指學生在識別課題的不同意見及價值觀後,能從多角度探究課題的背景、內涵、發展趨勢和涉及的價值觀,從而配合事實和證據,「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判斷和決定,以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何謂「具公信力的組織」?《獨媒》發現,過去在各出版社通識書都有引用的民間調查或研究數據機構,如關注政府民意、港人身份認同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香港民意研究所前身),或關注生活質素指數、施政報告期望等的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公民科課本均未見有引述。現時公民科課本引述的民調數據,來自的機構有前特首董建華創辦的團結香港基金會、親中媒體常引述的紫荊研究所等,調查結果一般較「正面」。

無標題
各出版社的通識課本,都曾引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數據。

此外,公民科課本大量引述官方資料和說辭,包括法律條文、官員網誌和演辭、政府新聞公報或網頁、共產黨新聞網等。持份者意見方面,大部分來自政府官員或親中人士,幾乎沒有批評政府或反對政策聲音。例如,新視野課本在討論「如何維護國家象徵的尊嚴」時,引述的三個說法分別來自建制派議員、官員和中華總商會會長。

CSD6

至於課本提供了怎樣的「事實」和「證據」予學生?以《香港國安法》立法一課為例,各書均指「2019年嚴重暴力事件」為立法源由之一,並形容有人「鼓吹分裂國家」、「極端組織與境外勢力聯絡」、「中央認為涉及外部勢力干預」等。不過,有關內容在各書僅佔不足一頁的篇幅,「修例風波」的起源為何及如何發展至暴力程度升級,各書均沒有提及。

就課本對反修例事件的說法,穆家駿覺得只是「根據案例去說話」:「如果喺嗰個事件中違法,法庭判咗懲處,咁佢就係呢一樣嘢。」對於社會或有不同意見的聲音,穆強調「唔係我或任何人去講,係根據法律去說明件事,事件發生時未有《國安法》,可能大家未咁清晰」。

而談及「中國威脅論」的概念時,以往課本會探討威脅論的成因和中國的回應,並讓學生討論威脅論是否成立。不過在公民科課本,則全盤採納中央政府的立場,如教圖「辨識真假」欄目引《環球時報》和《新浪新聞》,要求學生回答「我國軍費上升會威脅世界嗎?試搜集資料反駁這個觀點。」明報教育亦在課文直指部分西方國家視中國和平發展為威脅,試圖抹黑和不斷遏制中國,嚴重影響國家和平發展。

此外,書中不乏較主觀直接、表達愛國感情的言辭,與以往較為客觀冷靜的教科書用語不同。例如教圖課本曾出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舉世囑目」、「只要我們一代一代人齊心協力,持續奮鬥,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等字句,明報教育課本亦曾出現「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展一日千里,惟外界部分人士對中國發展⋯⋯存有誤解」、「佔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等。

CSD7

四)學生不需批評國家,只需知道「好處」和「建議」?

根據教育局文件,通識科的課程宗旨列明,希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在公民科,有關字眼改為「慎思明辨(critical thinking)」。課程指引亦提到,教師應引導學生提供建議,而非單純批判或否定:「探究學習不應止於勾畫出分歧和了解爭論,而是在於促進社會各界的福祉。」

在全新的課程指引下,公民科的課本內容主要談事件的正面,甚少談問題,即使有也略略帶過並以建議為主軸。

例如以往通識書會以獨立章節,詳細探討改革開放下的社會轉變和問題,包括貧富懸殊、三農問題、「三座大山」等,但公民科「人民生活素質的轉變和提升」的課程框架下,課文主力談及改革開放對人民的正面影響,幾乎不提問題。即使提到問題,亦是一句起兩句止、不加解釋,並往往作為介紹政府改善措施的背景。

而一些較具批判性的問題,如明報教育「你認為改革開放能否有效令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內地居民近年的生活素質有所下降。』解釋資料如何支持這項聲稱」等亦不復見。

又例如以往衡量綜合國力時,不少課本會同時提及中國的優勢和不足,不過在公民科課本,大部分只從正面談及各項國力,對爭議隻字不提,即使有提及,也以委婉的言辭帶過。

而在國民身份認同一課,通識課本過去會詳列「影響建立國民身份認同的因素」,包括反面因素如內地黑心食品、水貨客、四川豆腐渣工程等,但公民科課本僅列出「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的因素」,並形容四川大地震是「國家重大事件」,可引起港人情緒和感受,鞏固國民身份認同,隻字未提「豆腐渣工程」的情況。

此外,指引提及,不應引導學生將探究方向「限於正反二元對立的角度」:「不少涉及歷史文化、道德標準、法理法治、宗教、民族的課題,沒有正反二元對立的角度。」

翻查課本中的練習題目,普遍不再要求學生討論社會議題的正反面和爭議點,只需回答當局政策的「好處」、「作用」,或「如何解決」某些問題。例如「指出國安法的主要作用」、「指出愛國者治港能改善香港政府施治的因素」、「說明中國與非洲國家共同開發基礎建設對雙方分別帶來的好處」;過去在討論人大釋法一課時,有通識課本問學生「人大釋法會否破壞香港法治?」,而同一出版社的兩本公民科課本,現時則分別要求學生回答「為何人大釋法不會影響司法獨立?」及「人大釋法如何體現一國兩制?」

題目亦不時要求學生代入官方立場提出建議,例如「假如你是貿發局的工作人員,你建議本地文化工作者可如何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優勢發展文化藝術工作?」、「假如你是非洲國家政府的經濟部門官員,你會建議本國如何利用中國的援助來發展經濟?」、「建議一些香港可採用的方法,以增強各界對《香港國安法》的認識」。而在「情境代入」、「課堂活動」等欄目,亦會要求學生討論「如何推薦朋友一同參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如何提升香港青少年對大灣區的歸屬感?」。

CSD9

穆家駿回應指,教育是建制的一部分,在任何地方、國家或社會,都不會特意教授政府或社會的負面事件,因為學生在其他途徑,例如媒體、互聯網已能接收得到。他指,人們經常提的「正向教育」,正是希望學生思考如何針對現有問題,發掘如何完善。至於課堂上能提否提及負面的意見?「我相信絕對唔係一個禁區。」

2020年11月,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指高中通識教育科「被異化」,需要改革,成為「學習有關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及法治等元素的平台」。時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翌日交代改革內容,包括更改通識科名稱、公開試評級只有合格及不合格、設適用書目表、取消獨立專題研究、刪減一半課時、增設內地考察等。被質疑「改革」如同刪去通識科時,楊潤雄回應稱「目標無大改變」、「轉咗名都係同樣嘅嘢」,又指在《國安法》下,當局有責任向學生及教師提供國安教育。

去年3月,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建議,將通識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並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課程核心內容。半年後,公民科在中四級開始推行,在2023/24學年全面取代通識科,在2024年文憑試進行首次考核。

49DB0B94-41D7-450C-8479-630EE944C7BC
2020年11月26日,時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記者會上交代通識科改革內容(資料圖片)

資料來源:

明報教育出版《明報高中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 2020年修訂版》、《明報高中通識教育 現代中國 2020年修訂版》、《明報公民與社會發展 主題一》、《明報公民與社會發展 主題二(有待更正版本)》

教圖出版《新視野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 2020年修訂版》、《新視野通識教育 現代中國 2020年修訂版》、《新視野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 綜合二版》、《教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新里程 主題一》、《新視野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主題一》、《教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新里程 主題二(有待更正版)》、《新視野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主題二(有待更正版)》

現代教育研究社《現代高中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 第二版》、《現代公民與社會發展 主題1》

雅集出版《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 2020年修訂版》、《雅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主題一》

齡記出版《高中新思維通識 今日香港 第三版》、《新里程公民與社會發展 主題1》

明名《高中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名創教育《新領域公民與社會發展 主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