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原訂發行200億元「基建債」予公眾零售認購,初步顯示認購額僅有178.5億,不足目標9成,破天荒成為10年來首個政府發行而認購額不足的債券。政府年初時仍然信心滿滿,今日竟不達目標,對未來仍需巨額借債的大型基建項目,帶來了什麼啟示?
整合金管局資料,可見近5年政府/機管局債券發行數據如下:
各年零售債券|保證年回報|目標發行額|認購額|認購比例|認購人數
2024 基建債|3.5厘|200億|178.5億|0.89倍(認購不足)|12.8萬
2024 銀債|4厘|500億|699.8億|1.4倍|30萬
2024 三跑債|4.25厘|50億|156.9億|3.14倍|17.5萬
2023 銀債|5厘|500億|717億|1.43倍|32.4萬
2023 綠債|4.75厘|150億|300億|2倍|32.1萬
2022 銀債|4厘|300億|624.6億|2.08倍|29萬
2022 綠債|2.5厘|150億|325.7億|2.17倍|48.8萬
2021 銀債|3.5厘|240億|678.6億|2.83倍|25.7萬
2021 IBond|2厘|150億|539.5億|3.60倍|70.9萬
2020 銀債|3.5厘|100億|432.2億|4.32倍|13.5萬
2020 IBond|2厘|100億|383.6億|3.84倍|45.6萬
有說是次發基建債僅保息3.5厘,吸引力不足,市場投資者同期有更多投資選擇,亦有其道理,但有報導曾引述市場人士發行時,曾估計將至少有20萬人認購,甚至多於去年發行綠債的32萬人申請,但最後只有12.8萬人認購,無可否認反映現實需求與想像中存在一定落差,那麼是次基建債出了什麼差錯?
事實上,今年年初機管局發行50億「三跑債」,超額認購2倍,認購額達157億,一度成為當時政府發基建零售債的強心針。然而今次首見公眾認購不足,政府則「打圓場」強調基建債在機構債券部分超額認購,但卻迴避了公眾認購不足的問題。未來尤其公眾零售「認購不足」會否成為發債的新常態?或者樂觀地看,經常出現樂觀性的高估,才是基建項目的香港特色?
其實現時云云政府債券計劃中不只「基建債」才會用於起基建,過往政府10年以來所發行總數上千億計的各種銀債、綠債等,都有不少會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作基建項目,甚至借回來的「基建債」,是否成為了近年常用的「債冚債」財技,將借來的錢放入用於基本工程基金的專項帳目,再同期將基本工程基金原本可用於基建的既有儲備,轉走至一般政府帳目作恆常開支,都令基建債作為投資未來基建整件事變得不純粹。
故此財政司司長曾揚言發行基建零售債券,目的是能讓市民對推動基建有更大「參與感」和「獲得感」,其實都是名目問題,又有幾多投資者會不看債息高低,純粹是基於支持興建更多基建而選購基建債?
實際上,無論最後政府基建項目成功還是爛尾,只要政府能夠還息贖回,基本上項目出現什麼問題,也不會直接影響現時基建債的回報。若政府有信心這些基建投資項目回報吸引,想提升「參與感」,為何不進取一點,為「明日大嶼」、「片區」、「收費公路」等大型投資項目發零售債,直接將基建投資與回報掛勾,「齊上齊落」,相信必然能夠令公眾對基建項目更加「到肉」。
若期望當今本地買債券的投資者不以回報為主,聚焦於關注基建投資項目的社會及經濟影響,可能確實要求過多,但「責任投資」(responsible investment)亦是全球不同地方談及政府基建債其中一個重點,會在投資債券時同樣著眼對整體社會福祉得益,亦會關注基建項目背後的收地逼遷、人道議題、環境生態破壞問題等,直接影響對債券針對項目的印象優劣,不僅會反映在其真實認購量上,亦有助提升基建項目的發展及管治質素。
雖然這些新趨勢未必能直接解釋是次基建債認購不足的情況,但可以預視這個概念在未來會更形普及,令公眾投資者更能掌握及選擇投資什麼有真實需要的基建項目,提升基建債的透明度及責任因素,或能在日後提高基建債的叫座力。
若從借債規模來看,政府近年放寬綠債和基建債合共借款上限由2,000億提升至5,000億元 (尚未計銀債和Ibond等其他政府債券計劃),現時已借未償還的綠債及基建債約1,600億,即是未來仍有上3000多億的政府債未借/可借。若然以4厘作為平均息率借盡5000億上限,是次借債的200億剛好只夠未來政府還一年債息。有說借債比起其他城市地區仍然處於健康水平,但在連年結構性財赤下仍「借債還債」,則不可同日而語。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