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足兩星期,香港電台多個節目疑似將被消失或已被消失、多名主持突然被解僱。
被屠殺的電視節目:
- 《視點31》
- 《五夜講場》
- 《日常8點半》
- 《The Pulse》
- 《鏗鏘集》改為外判製作
- 《議事論事》改為外判製作
被突然解僱的電台主持:
- 《瘋Show快活人》、《中女宅男殺很大》主持曾志豪(曾主持《頭條新聞》)
- 《瘋Show快活人》主持貴花田
- 《自由風 自由Phone》主持區家麟
- 《自由風 自由Phone》客席主持、記協前主席楊健興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及各主持社交平台公布)
近日有報道更引述消息指,7月16日起原定逢周一至周五晚上 8 時播出的電視節目《日常8點半》將停播,並改為播放外購的內地劇集。事實上,自李百全接任廣播處長後,管理層多次倉卒叫停多個節目,只以港台會不時檢討及更新節目組合為由,實在難以服眾。
傳媒的服務對象為大眾市民,港台管理層多次於最後一刻公布,甚至不公布節目調動安排,不僅對同事、主持,更對廣大觀眾欠缺公允交代,亦極不尊重!談何「成為新媒體環境中舉足輕重的公營廣播機構」?管理層未有向員工傳達新編排的理念和目標,在管理和溝通上亦明顯失責。
一改過往三十多年的節目編排,星期一至五晚黃金時段,完全沒有時事或緊貼社會民生議題的電視節目,是漠視公眾和社會需要,更漠視《約章》中「提供可讓政府及社會各界討論公共政策、以不畏懼和不偏私的方式表達意見的平台」的要求。停播時事節目、《五夜講場》和《日常8點半》,客觀效果是具思考、分析性質和社會民生議題的節目從平日的黃金時段中消失,如此安排如何符合港台的使命?
33台晚上已有播放內地劇,其他商營電視台亦有播放劇集,31台播放長劇的客觀效果是減少了觀眾的選擇,不符《約章》賦予港台的責任和公營廣播的精神。
本會促請管理層盡快解答四大疑問:
一、各節目遭停播的具體原因?
二、大幅改動節目編排,基於什麼準則和理念?有否參考觀眾意見調查、或諮詢節目顧問團的意見?
三、年初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首播節目及「報道本地、國家及國際大事」的節目時數均比去年增加。工會質疑,管理層不斷叫停自家製作,多次重播節目,敢問如何達到目標時數?
四、有關安排是否有「公開和客觀的機制訂定表現和基準,並藉此評定成效」?有何根據或理據顯示更改節目使得港台的表現或成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