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協:新聞自由指數再創新低 傳媒批評中央及政府時有顧忌](/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香港記者協會發布「2022年度新聞自由指數調查」結果,公眾及新聞從業員對新聞自由評分再創新低,兩者均認為傳媒批評中央及特區政府時有顧忌。另有97%及96%業界人士認為「《立場新聞》高層被控煽動罪」及「傳媒老闆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對新聞自由損害大。記協指,去年《明報》停刊尊子漫畫、《傳真社》宣布停運,以及有傳媒人被拘捕,反映業界的寒冬從未遠去。
記協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3月至4月進行「新聞自由指數調查」。調查分為公眾和新聞從業員兩部分,以0至100評分,了解兩方對香港新聞自由的評價及意見。
新聞自由指數再創新低 批評政府及中央有顧忌
公眾方面,去年的「新聞自由指數」為41.4分,較2021年42分下跌0.6分,整體評分仍然持下降趨勢。在10項評分指標中,有6項評分下跌,其中「批評中央政府時有顧忌」下跌幅度最多,較2021年少0.3分至3.1分。另外,「批評特區政府時有顧忌」及「自我審查」亦錄得0.2分跌幅。結果顯示數字愈低,即代表傳媒批政府及中央時愈有顧忌,以及有自我審查情況。「監察功效」及「立場取態多元化」評分則有上升,後者評分升0.4分至4.8分。
業界去年的「新聞自由指數」為25.7分,較2021年26.2分下跌0.5分,創2013年來新低。在10項評分指標中,「批評中央政府時有顧忌」同樣跌幅度最多,較2021年下跌0.7分至1.5分,「批評特區政府時有顧忌」亦錄得0.4分跌幅至2.5分。「法例確保可獲取所需資訊」及「立場取態多元化」指數則有上升,前者上升0.6分至2.9分,後者上升0.4分至3.1分,結果顯示業界認為法例未能確保可獲取所需資訊,以及立場取態趨向單一。
調查顯示,有91%受訪新聞從業員及46%公眾認為新聞自由較一年前倒退,但多了受訪者認為情況比前年沒有變化,結果顯示2022年新聞自由指數降幅放緩。
九成七人指《立場》高層被控煽動罪對新聞自由損害大
至於甚麼事件對新聞自由構成影響。有97%受訪從業員均認為「《立場新聞》高層被控煽動罪」對新聞自由損害大,當中有90%受訪者認為損害極大;其次為「傳媒老闆黎智英被控違反國安法」(96%)、「政府多次譴責新聞機構刊登『誤導』內容」(90% )、「政府倡議立法規管假新聞」(88% )、「Google被政府要求修改國歌搜尋結果」(53%)。
記協:傳媒人被捕 業界寒冬從未遠去
記協表示,傳媒業界的寒冬在2022年從未遠去,年間資深傳媒人、前《立場新聞》博客區家麟在2022年4月被警方國安處人員拘捕,涉嫌干犯「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專營調查報導的《傳真社》在同年6月宣布停運;記協主席陳朗昇亦在9月採訪期間涉阻差辦公被捕;在《明報》刊登政治漫畫長達40年的尊子遭港府官員六度公開批評,《明報》最終在今年5月停刊尊子漫畫。
記協認為,政府「狙擊」不同的新聞業工作者,憂對新聞業界造成寒蟬效應,令公眾接收的社會資訊單一化,損害營商環境, 重申新聞自由得到保障,才能維繫香港國際亞洲金融中心的位。
在是次調查中,新聞從業員對政府和傳媒關係錄得上升,「特首在內的政府問責官員在回應傳媒查詢時的態度」評分上升0.8分至3.2分,惟「政府操控傳媒報道新聞及資訊的程度」評分則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