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是想寫關於立場的事,但想不到數日之後,連眾新聞也稍然退場。我相信寒蟬效應只會持續,而在這樣的一個傳媒「被」碎片化的時代中,我們可以做的又有多少?或者是,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我們現時的最佳選擇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如果你想在這刻還能夠全身而退(而你人又身在香港)的話,「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我們現時的最佳選擇。對方的姿態也是清晰得不能再清晰:愚民(?)、順民與移民,只是三選一的選擇,沒有其他。與爛仔打交、泥漿摔角,若果(暫時)根本沒有勝算,犧牲也是毫無價值,倒不如韜光養晦、留得青山在更好。
但,一連數日的傳媒「被」碎片化情況,也不得不讓我們再度思考「傳媒」本身:失去了他們的我們,對香港的情意、又能在何處安放容身?我們還有其他途徑接收相對「中立報道」的新聞資源嗎?我們可以積極去做的、還剩多少?
從來就活在「後真相時代」的我們—倒下的他們、難道就=真相?
可能自己在大學本身修讀中史、亦有讀過傳理學課程,我在思考此事本身會多一點不同。雖然我自己也在立場與眾新聞兩個單位有供稿,但此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同兩個媒體的報道方向(但也總去到大部分認同的程度),蘋果也是。可能你說對家報章篡改事實、醜化政治人物、報道偏頗,認為「蘋果」、「眾」與「立場」才是真相,但其實難道上述傳媒又沒有醜化政治人物過嗎?例如立場美術部的圖固然精美(哈),但事實上在對家看來又何嘗不是一種「侮辱」?蘋果又稱得上「中立」嗎?其實談到香港「新聞娛樂化」的始祖,蘋果認第二也沒其他傳媒敢認第一了、可能白粉/方向報也算是其中。
提出這些,非要在此刻指證誰與誰的不是。可能讀者未必同意,但我想帶出一點——其實我們從來就活在「後真相時代」。從來就沒有「中立」與「真相」、有的只是「詮譯角度」的不同,在乎你是否「認同」這個角度。再加上現時資訊監控、扭曲與過濾後,站在對家角度,他們也會覺得「這些黑暴染黃媒體倒下真是大快人心!」之類。在他們眼中,這就是「不能比這更真確」的美好真相。
所以坦言,我不完全認為倒下的他們、就=真相的全部。我們能夠做的,只是用最誠實的良知與道德的眼睛,觀看事實所呈現出來的現象、也是僅此而已。
「人」仍在、但「集結力量」不在,如何是好?
而,對家一直以來都是恐怕「力量集結」。透過打壓,他們就能打碎這種「力量的集結」;「殺雞儆猴」和「消弭集結力量」這兩點,都是他們一直致力使用的手法。但我們也同樣可以如此理解—在這些傳媒中的「人(工作者)」其實一直都在,但是他們由於「被」碎片化而無法結集力量行事。
單人匹馬的力量確是單薄,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所以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去多留意一些獨立(這裡是指獨立記者的報道)、微型或者小型,比較會傳播可靠報道消息的媒體,這種小微型媒體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因為「棒打出頭鳥」、只要一「出名」,就等如成為眾矢之的,為對家立下明顯敵人。所以「唔好插旗」、「唔好聲張」就是僅有的選擇,即使想傳播訊息、介紹某一些比較中立的小微型媒體、也務必要使用具加密後的通訊軟件。
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的腦袋加上「自動過濾」的功能吧
但事實終歸是事實,事實就是「相對中立」報道的平台,已經買少見少。現時一些相對保守的媒體,已是我們的「相對」選擇。而在接收這些「相對」選擇下的平台接收資訊,無可避免就是有「被洗腦」的風險。本人並非傳理學出身,只是在大學修過幾個課程,在此拋磚引玉、冒昧提出幾個日後在接收新聞資訊時,大家可以簡單留意的方向與問題,讓各位作個參考。
*這個媒體的投資者是誰?他們有沒有特定的政治背景?
*這個媒體一直以來的可信度高嗎?坊間對它的評價大致如何?
*這個媒體如果有實體報/網站之類,其新聞排序是如何?它會慣性把哪一類型的新聞放在頭版/首頁介面?
*這個媒體由大字標題到內文,使用的文字會大量出現貶意/煲義詞嗎?這種描述會有嘩眾取寵之嫌嗎?
*這個媒體的記者一般在描述事件時,是採取中立描述事件的角度、還是有特定前設地報道事件?
*在引用消息方面,這個媒體一般會列出消息來源嗎?
*在引用消息方面,這個媒體會否作平衡報道,即兩個角度均會作出報道、還是只傾向一邊?
雖然這些問題看似容易,但混合在事實的報道去看就並不容易察覺其問題。在這個後真相時代中,我們唯有好好訓練腦袋,建立自己吸收知識的來源、體系與方法,保持腦袋清醒、時刻獨立思考,讓我們的腦袋加上「自動過濾」的功能。
要是所有事物都「被」碎片化、那麼乾脆不如棄掉?
最後,網絡時代造就資訊爆炸,網媒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催生的產物。網上傳播資訊當然能夠做到一傳十十傳百,但亦有其弊處。第一,坦言面對如今大環境,網上傳播資訊是否是一個可行、安全的方式,已經值得質疑。第二,如上述所言,如果「相對中立」報道的平台已經買少見少,如果現時所接收的碎片化資訊本身已不可靠,我們還真的有「要接收這些資訊」的價值嗎?最後,現時的資訊也是同樣被碎片化,後果就是資訊變成即食品、當中缺乏扎實的邏輯思辯、自己的信念往往經不起推敲與驗證。大量接收這樣的資訊,真的有意思嗎?
那,以前的我們又是怎樣去傳遞訊息?可能是便條、書信、書籍。當然這些媒介現時有可能同樣被監控、而且傳播力遠不及網絡,但卻也是相對安全的傳播方式。更多由線上走到線下,是不是一個可行方向?另外面對資訊被碎片化的問題,推廣、重拾長時間專注的閱讀風氣,重新強調知識與閱讀的重要,是不是比較能讓個人信念更經得起考驗?
Be Water, My Friend
在這裡,我想起一路走來大家一直強調的「Be Water」,李小龍對此有這麼的一段描述:「武者不被形式所拘,要像水一樣流動,既柔軟又剛強;既能適應萬物,又能匯聚為強大的力量。」我覺得如今,在資訊開始被嚴緊控制的環境中,「Be Water」就更應成為我們的原則與意念。
我亦想請大家記住: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只是一點微塵。今天我們失去了「眾」和「立場」(可能未來還有更多),但「眾」人的「立場」絕不會因此而改變。各位請見字飲水、保持憤怒、好好生活,在每一刻尋找生命的積極與可能性,就是在無力的我們的這一刻,最能夠做好的事了。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