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蘋果案】黎智英認自費安排前美官員及退休將領會見蔡英文 官質疑充當台美「中間人」

【蘋果案】黎智英認自費安排前美官員及退休將領會見蔡英文 官質疑充當台美「中間人」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16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19日審訊,黎智英第27日作供。辯方在早上完成主問,控方開始盤問黎。黎確認他在2017至2019年期間,曾安排退休美國將領基恩和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 Paul Wolfowitz,與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因蔡希望知道美國政府的對台態度。黎亦承認向二人分別支付旅程費用和顧問費。根據訊息紀錄,3人於2017年8月首次會面,黎則不在場。事前黎叮囑 Mark Simon 和蔡的助手江春男要保密。法官李素蘭一度質疑,黎安排基恩和 Wolfowitz 會見蔡英文,是美台之間的「中間人」。黎則否認,稱自己的身位並不適宜去作出協調,強調自己不是「中間人」。

黎還柙後向《蘋果》同事及讀者傳話:「No fear, we have to fight on.」

辯方大律師關文渭繼續主問,他向黎提及,2020年12月1日,警方以欺詐罪名拘捕黎。黎於12月3日被帶往裁判法院應訊,被控欺詐罪,不獲准保釋,自此還柙。辯方續指,黎於12月11日再度被帶往裁判法院,被加控勾結外國勢力罪。至12月23日,黎在高院原訟庭獲批出擔保,須遵守一系列嚴格保釋條件。惟經律政司上訴之後,黎的擔保被終院上訴委員會撤回,須重新還柙。黎同意。

辯方提到,黎早前作供稱自己被還柙4年半,但實際上是大約4年1個月。黎同意。辯方又問到,在黎還柙之後,有否透過律師向《蘋果》員工和讀者傳話?黎則表示沒有相關記憶,只記得自己曾與律師交流一些事,但不記得是否與傳話有關。

辯方遂向黎展示2020年12月5日的《蘋果》頭版報導,其時黎還柙了2日。報導提及:「身陷牢獄的黎智英沒被嚇倒,他昨日透過親友及律師向《蘋果》同事及讀者說:『No fear, we have to fight on.』」

辯方問黎有否傳達過「No fear, we have to fight on.」,黎指若然新聞如此報導的話,那他一定有傳達過相關說話。

辯方問黎為何會使用「fight on」字眼。黎則指其意思是《蘋果》在被拘捕的風險和恐懼之下,仍然繼續營運,那麼便是「fight on」。

黎智英獄中傳話:Don't be afraid 庭上稱僅安慰

辯方續指,黎首度於2021年4月16日因未經批准集結罪(2019年8.18遊行和8.31遊行)而被判囚,其後分別於5月28日(2019年10.1遊行)、12月13日(2020年六四晚會)因未經批准集結罪被判囚。接著於2022年12月10日,黎在區院因欺詐罪而被判囚。

辯方問,自黎於2020年12月3日,直至2021年6月《蘋果》開始停運,黎有否在《蘋果》的營運上擔當任何角色?黎表示沒有。

辯方展示2021年6月19日《蘋果》頭版〈警: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 張劍虹羅偉光今提堂〉。其中一個副標題為「黎智英獄中傳話:Don't be afraid」,報導引述黎的妻子探監後,代黎向《蘋果》記者傳話:「我好為你哋驕傲,記者嘅歷史上唔會忘記你哋,你哋背住十字架上嘅痛苦,不過,don't be afraid!」

黎庭上確認有說過上述言論,他指「十字架」代表苦難。被問到「don't be afraid」的意思,黎說:「當你承受著苦難,你的心理狀態會不穩定,當你的心理狀態不穩定,你會感到害怕,我只是想安慰他們不要害怕。」辯方問黎是否籲員工鼓吹制裁?黎否認,反指他們需要非常小心和謹慎,他的言論重點是在心理狀態,籲員工不要冒險。

辯方指,《蘋果》於2021年6月24日停運,問黎在停運上有否擔當任何角色。黎說沒有,又表示不記得自己有否辭職。他強調《蘋果》編輯委員會一直都獨立於他,只要他們決定營運下去,他們便會繼續。

黎稱獄中僅做自己事情 唯一與人類接觸的時候乃家人探訪

辯方問及黎在獄中有否與任何人類接觸。黎表示大部份是他的家人,又提到妻子每日都探望他。辯方澄清問題是,除了探訪之外,黎在獄中有否與任何人類接觸。黎表示:「沒有,我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例如閱讀。」至於家人探訪是他唯一與人類接觸的時候。

探訪頻率方面,在辯方提問下,黎確認從2020年12月3日還柙起,至2021年4月16日因未經批准集結罪而判囚之間,他屬還柙人士身份,因此每日都有人探訪他。然而2021年4月16日之後,轉為每個月4次探訪。

辯方問黎在獄中期間,有否與其他人協議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黎否認。辯方又問,黎本人在還柙後有否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黎亦否認。辯方其後表示完成主問,籲黎留座接受控方盤問。

基恩的對華立場上為擴張主義者 黎否認支持其進取方式

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開始盤問。法官李運騰對審訊時間表達關注,因他在5月初將要處理一宗「很長的審訊」。周向李官表示,估計盤問需時10至15日,期間會不斷向法庭更新進度。

周天行
副刑事檢控專員 周天行

控方先問及黎與外國政界人物的聯繫,並向黎展示其政治人物聯繫圖表。黎重申他從沒透過圖表上列出的政治人物來影響外國對華及對港政策。

就美國退休軍官基恩(Jack Keane),控方提及黎早於2016年已認識他,並在2016至2020年期間有聯絡。黎同意並稱直至現在也有聯絡。控方又指黎曾在2016至2017年期間,分別於美國和台北親身會見基恩;此外,有時黎會透過其私人助手 Mark Simon 聯絡基恩。黎同意。


Jack Keane

控方提到,特朗普在2017年上任美國總統時,曾打算委任基恩作為美國國防部長,惟基恩當時未有接受,轉而擔任特朗普的私人顧問。黎確認他在2017年1月時候對此知情。

控方提到,時任國防部長 James Norman Mattis 傳出有意辭職,而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委任基恩接替 Mattis 職位。傳媒報導指基恩在2003年退休,過往曾擔任美軍副參謀長,形容他不論在美國國會中、美國政府中及在特朗普眼中均受到廣泛尊重。黎表示對此知情。

控方展示黎與 Mark Simon 之間的訊息,在2017年11月,Mark 當時正在安排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到日本京都會見黎和蔡英文,並引述白宮中人指,基恩的對華立場上作為一名擴張主義者(expansionist),他的意見能夠獲 Mattis 和特朗普接受(has the ear of Mattis and the President)。

被問到是否相信 Mark 對黎所說的東西,黎同意,又形容基恩對於中國和北韓的態度進取。控方指黎當時回覆 Mark:「很高興聽到基恩的進取方式」,追問黎是否支持這種進取的態度。黎則否認支持基恩的手法,強調只是說很高興聽到。

黎同意基恩與特朗普政府維持緊密的關係 惟不同意在政策上有很大影響力

控方指2020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基恩頒發自由勳章(The Medal of Freedom),當 Mark Simon 告知黎這消息時,黎回覆:「嘩,太棒了!我對於作為他的朋友感到驕傲。」黎在庭上表示,當時他認為基恩獲獎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並以為獲獎是基於他與特朗普的關係。但在法官李運騰提問下,黎稱不知道獲獎準則是要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作出重大貢獻。

控方指,基恩雖然在美國政府中沒有負責任何官方職位,但是他與特朗普政府維持緊密的關係,問黎是否同意。黎同意。控方又問,黎是否同意基恩對於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上有很大影響力。黎則表示不這樣認為。

黎同意與美國國防部前部長Paul Wolfowitz是親密朋友

就美國國防部前部長 Paul Wolfowitz,黎同意知悉其過往職位和外交經驗,亦確認其早前證供所稱,曾聘請 Paul Wolfowitz 擔任投資顧問,因黎打算在緬甸投資,所以黎在2016至2017年間與對方有密集聯絡。


Paul Wolfowitz

控方展示訊息紀錄,黎向 Paul Wolfowitz 說:「你的友誼對我意義重大」,而對方亦回覆黎:「你的友誼對我而言就是整個世界。」黎則稱不記得上述對話,但是同意對方的友誼必定意義重大。控方追問,所以二人是很親密的朋友?黎同意。

控方指二人在2016至2020年之間維持聯絡,黎同意。控方亦指黎在2016至17年間,曾分別在美國和台北等地與 Paul Wolfowitz 親身見面。黎同意,又指他與 Paul 見面次數比基恩較多。

黎亦同意他有時與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會一同見面,因他是二人的共同朋友。控方問除了朋友見面之外,還有否其他目的。黎指沒有其他目的,只是一般的朋友社交聚會。

黎數次安排基恩和Paul Wolfowitz與蔡英文見面 並支付旅程費用

黎確認他在2017至2019年期間,曾安排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與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因蔡希望知道美國政府的對台態度和情感(sentiments)。黎亦承認他向二人支付旅程費用;至於顧問費,黎稱曾經 Mark Simon 向基恩支付顧問費。

法官杜麗冰問及誰人介紹蔡英文給黎認識。黎指多年前他到台灣開始發展生意的時候,駐台美國總領事舉辦了歡迎派對,而他在該次派對中認識蔡英文。黎確認其後將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介紹給蔡英文。

蔡英文
蔡英文

法官李運騰問黎,為何要由黎支付二人赴台費用,而非台灣政府支付?黎則表示因為會面是由他安排的,又提到蔡不知道黎向基恩支付了費用。控方問相關會面是否黎主動提出。黎同意。

黎否認向蔡英文「左右手」提倡美國使用台灣作為槓桿

控方接著展示2016年12月12日的訊息紀錄。黎向蔡英文的「左右手」江春男傳送訊息:「我希望強調這是突破中國的時機,如果使用台灣作為中國、北韓和南中國海的好戰態度的槓桿,我肯定會形成很大壓力。」江春男同日替蔡英文問黎是否有空到她府上吃晚飯。

黎在庭上否認向江春男提倡美國使用台灣作為槓桿,反指這是美國的政策。控方指蔡邀請黎吃晚飯,目的是讓黎向台灣政府反映個人意見。黎否認,強調該次晚飯是蔡主動提出。

黎強調咨詢計劃須保密 控方質疑台灣作為槓桿 使計劃變得敏感

控方展示訊息紀錄,黎於2017年1月5日向 Mark Simon 提及,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將會赴台灣,以向蔡英文解釋特朗普政府對台態度,並叮囑 Mark Simon 要對計劃保密,一旦傳媒曝光便會破壞這個咨詢計劃。

法官李運騰問黎,為何計劃要保密。黎估計是因為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處於敏感的位置,他們雖然已退休,已不是政府官員或任何職位,而是以自由身來參與赴台計劃,但是依然需要事先向美國政府一方作出申請,以及得到批准。法官杜麗冰表示仍然不明白,法官李素蘭則追問為什麼有如此規定。黎最後僅指:「我估計這是美國的法律,你可以查一下。」

此外,黎於同日亦向江春男傳送訊息,強調計劃是嚴格保密,以使計劃能有效地進行,不容傳媒知道。黎另提到翌日會與 John Bolton 見面,並為此準備了一份筆記,可以向江春男披露,但是叮囑江閱讀該筆記之後要銷毀它,不能給其他人看到。

控方問黎,是否因為他有意令台灣成為對抗中國的槓桿,所以令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赴台會見蔡英文的計劃如此敏感?黎否認,並指訊息紀錄已提及要保密的原因,直指控方:「你問了多餘的問題。」

黎的訊息另提到,基恩會讓特朗普知道這個獨立的咨詢計劃。控方問為何要讓特朗普知道。黎則指因為基恩將會向蔡英文提及美國政策,所以有需要讓特朗普知情。

官質疑黎充當「中間人」協調美軍調往台灣 黎否認

就黎智英替 John Bolton 準備的筆記,控方問為何如此保密,要求江春男閱讀完便銷毀它。黎則稱不記得。黎另確認會面之時,John Bolton 還未成為美國的國家安全顧問,直至2018年才正式擔任。黎稱與 Bolton 是多年的好友,對方一直對台灣事務感興趣,會撰寫關於台灣的文章。

在盤問下,黎亦提到他當時不希望蔡英文閱讀到該份筆記,因為他相信蔡英文對筆記所述內容會很謹慎。控方追問,既然黎不想蔡英文看到,為何又會傳送給作為蔡「左右手」的江春男?黎則稱,因為他與江經常就台灣交流想法和見解。

控方指,黎的筆記提到美國在台灣的軍事存在可以成為籌碼,用來制衡中國的好戰態度,確保兩岸和平。黎表示,他在筆記中主張美國將駐守日本的美軍,調配往台灣,又提到這想法在當時已出現在傳媒之中。

法官李運騰遂追問,既然有傳媒提及此想法,為何黎會認為該份筆記有保密性?黎指因為調動美軍到台灣的性質敏感,加上作為香港的一名中國人,他不認為自己有身位去提出相關主張。

法官杜麗冰指,黎在 Live Chat 節目中曾提及相關說法。李官接著問,在《國安法》生效之後,在Live Chat 節目中談及相關說法,會否更加敏感?黎則指情況已有所不同,談論相關話題不一定觸犯法律,而且在2020年的時候,相關說法在媒體上已存在一段很長時間。

被問到是否同意美國在台灣增加軍事存在(military presence)?黎表示同意要有,但不是增加軍事存在。法官李素蘭繼而質疑,黎安排基恩和 Paul Wolfowitz 到台灣會見蔡英文,目的是就美軍調配往台灣一事作出協調,是否就是咨詢計劃需要保密的原因?她又質疑黎是一名「中間人」。黎則否認,他稱筆記乃是提出個人見解(idea floating),惟他的身位並不適宜去作出協調,強調自己不是「中間人」。

控方指John Bolton文章與黎筆記相似

在控方的提問下,黎確認他在2017年1月6日與 John Bolton 親身見面。在同年1月16日,Mark Simon 向黎傳送 John Bolton 撰寫的評論文章〈Revisit the ‘One-China Policy’, A closer U.S. military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would help counter Beijing’s belligerence.〉。

控方指,John Bolton 的文章觀點,與黎交給他的筆記內容相似。黎同意相似,但是 John Bolton 的觀點更加細緻。控方追問黎是否同意相關觀點,因黎在筆記中宣揚相似觀點。黎則澄清他並非宣揚,而是整理相關觀點。


John Bolton(左)、Donald Trump(右)

李官問 Mark Simon 為何會傳送 Bolton 的評論文章給黎?黎相信因 Mark 認為他會對文章有興趣,但 Mark 並不知道筆記的事宜,所以黎認為不是因為筆記的緣故。

李官又指,Bolton 的文章標題使用「好戰(belligerence)」字眼,與黎的筆記字眼相同,問黎這是否巧合?黎則表示:「中國在南海的好戰態度,我認為是眾所皆知的。」

咨詢會面後 黎向蔡英文「左右手」提及台灣軍事現代化

控方續展示訊息紀錄,顯示會面最終訂於2017年8月16日進行,與會者包括基恩、Paul Wolfowitz 和蔡英文。會面3天之後,黎向江春男傳送一則訊息,提及台灣與美國簽訂十年合約,以確保台灣能源穩定;又提到台灣軍隊需要現代化,美軍將領可以提供知識,協助台灣推動軍事現代化。

黎在庭上解釋,上述訊息並非關於蔡英文的會議內容,而是會議之後,黎與基恩和 Wolfowitz 食飯時談論的話題,他其後告知江春男。黎又確認,在食飯期間,他們發現台灣軍隊的知識落後於時代,因此黎在訊息中談及聘用退休軍官以協助台軍現代化,並希望江春男將相關訊息轉達給蔡英文。

控方指,黎於2017年8月向江春男傳送一張圖片,載有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的網上簡介。黎在庭上解釋,因台灣一方發現在華盛頓與美國交涉的說客不夠有效,所以江春男詢問黎有沒有適合協助的人選。而黎知道郭明瀚有外交經驗,故推薦他。

控方問黎是否在協助台灣建立與美國之間的外交通道?黎否認,強調台灣一方在華盛頓已有人脈。控方又問是否「重建」外交通道?黎亦否認。控方追問,黎剛才又說協助台灣更有效率?黎則澄清,他的意思不是幫助台灣,而是介紹其他人去協助台灣。

控方質疑黎目的讓基恩協助提升台灣軍事力量

控方續展示黎與江春男之間的訊息,黎再度提及台灣與美國簽訂能源合約,以及聘請美國退休將領協助台灣軍事現代化。

控方質疑,黎訊息中提及的「退休將領」包括基恩。黎則不同意,又指「退休將領」意思是較低級的將領,而且是眾數,然而基恩屬四星將領,職級高很多。控方又指,黎安排蔡英文會見基恩和 Wolfowitz 的目的,是讓二人可以談論提升台灣軍事力量。黎則向控方說:「你可以這樣提議,但這不是真的。」當控方追問黎是否同意時,黎說:「當然不同意,你怎可以憑空捏造?」

案件明日續審。

案件編號:HCCC51/2022

第118天審訊:
黎智英向員工稱:應替受建制壓抑市民發聲 官質疑屬編採指示

第117天審訊:
黎智英指習近平是「毛澤東二號」 被問是否煽動仇恨 黎反問:毛是最被憎恨的人?

第116天審訊:
黎智英:若香港有政治犯則不認為有法治和自由 官提醒黎被捕非關政治

第115天審訊:
Mark Simon曾支付1萬美元研究拜登兒子醜聞 黎智英:事前不知情

第114天審訊:
黎智英節目稱台灣若跟隨美國政策將成「獨特國家」 庭上否認鼓吹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