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案】黎智英否認指示「攬炒巴」推動外國制裁 亦否認提出「支爆」](/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今(6日)於高院(移師西九龍法院)踏入第129日審訊,黎智英第37日作供,控方繼續盤問黎,談及被指為本案「共謀者」之一的「攬炒巴」劉祖廸。黎供稱最初從新聞得知劉在「連登仔」之中有影響力,是一名精神領袖,惟他不知劉的背景、是否本土派等。控方指,黎供稱在2020年1月在台北陽明山與劉見面,目的是叫劉組成勇武派的領導團隊,然而黎在事後未有跟進相關進度。控方又指,當時黎其實知道「攬炒巴」與勇武派並無關係,反而知悉劉參與國際游說。控方指出,黎在陽明山會議上指示陳梓華和劉祖廸,去請求外國針對中國和香港實施制裁和敵對行動。黎否認。
黎供稱冀劉祖廸運用其影響力 說服勇武派組成領導團隊
控方代表、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提及,黎在主問時供稱,聯絡「攬炒巴」劉祖廸的目的,是叫他善用理大被圍封事件的時機,去成立一個勇武派的領導團隊,以約束勇武派的暴力行動。黎亦供稱上述是2020年1月台北陽明山會議中的主要討論話題,其他話題則不重要。
副刑事檢控專員 周天行
控方今問,會議上有什麼其他話題。黎稱劉祖廸提及「支爆」,而黎亦有當場作出評論,指中國使用大量金錢來管控人民,增加了國家財政開支,但他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
就著黎要求陳梓華聯絡劉祖廸,控方指黎的說法是想劉成立領導團隊;可是黎在法官杜麗冰的提問下,稱不會期望劉領導勇武派,只是想劉運用其影響力去說服或平息勇武派。控方質疑黎前後說法不一致。黎則否認說法有變,堅稱兩個種說法沒有分別。
控方追問黎的最終說法是什麼。黎稱基於劉有如此的影響力,他應該嘗試說服勇武派去組成領導團隊。他又指,劉不可能返回香港,因此他不可能在不身處香港的情況下,親自組成領導團隊,而劉運用其影響力,是他身處英國時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法官杜麗冰追問,所以黎的意思是,第二種說法才是較為準確?黎起初稱不是較為準確,但是在追問下,黎表示:「OK,OK⋯⋯我們不要花時間在這裡吧。」
黎稱得知劉是「連登仔」 法官李素蘭問及「連登」是什麼
被問到從何得知「攬炒巴」劉祖廸這個人,黎稱從新聞得知劉在「連登仔」之中有影響力,在連登討論區中是一名精神領袖。法官李素蘭問及「連登」是什麼,是一個媒體還是一個平台?控方指是一個平台。李素蘭問:「是不是需要加入才能使用?」法官李運騰則補充,按其理解「連登」是一個網上平台,人們可以發表意見。黎同意李官說法,指「連登」是一個社交媒體,好像 Instagram 般。
李官又問,是否所有「連登仔」都是勇武派?因黎的說法似乎把所有「連登仔」都說成是勇武派。黎認同:「對,所有『連登仔』都是勇武。」李素蘭問:「所以『仔』是勇武?」不過在進一步澄清下,黎更正指年輕的勇武派會使用「連登」來溝通,他們是「連登仔」,但不代表所有「連登」使用者都是勇武派。
黎稱不知道劉祖廸背景、在「連登」上說了什麼及是否本土派
控方問黎有否追看「連登」?黎稱沒有,又稱從來都沒有上「連登」。控方問黎從何得知劉祖廸?黎稱從《蘋果》的報導、記者及泛民的口中,因很多人都談論劉。
控方問黎是否知道劉的背景?黎稱不知道,只知道他非常有影響力。控方追問黎如何得知劉有影響力?黎指因為陳梓華及很多人均形容劉很有影響力。控方問黎是否知道劉在「連登」上說了什麼、過去做了什麼事情。黎稱不知道,但只知道人們都和應劉的說話。
控方質疑,黎僅僅基於「攬炒巴」這個標籤,而認為劉很有影響力。控方又質疑,黎不會有興趣知道劉做過什麼嗎?黎稱不會。控方問黎有否閱讀過他撰寫的文章;黎稱沒有。控方指,黎僅因為劉的大名而覺得他具影響力。黎則重申,因為聽聞很多人說過他有影響力。法官李運騰則指,黎已說過劉很有名,不認為控方需要繼續深究。
李官另外問到,所以黎也不知道劉的政治立場?黎表示不知道劉的政治立場,也不知道他是否本土派。
控方:黎知道「攬炒巴」參與國際游說 與勇武派並無關係
控方展示2020年6月15日《蘋果》「隔牆有耳」欄目,題為〈中共威脅全球民主自由 攬炒巴加入國際聯軍反抗〉,以及2020年10月24日的《蘋果》報導〈遊行被圍捕險洩身份 攬炒巴死裏逃生 帶署歷警暴 拒保後返英〉。當中提及劉加入「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透過眾籌所得的資金,攬炒團隊在多國報章刊登文宣,向全球揭露港府鎮壓異見者的狀況」、「第一件湧上心頭的就是以保皇黨議員涉違《國際人權法》為由,撰寫信件向外國政府陳情,取消各人的外國公民資格」、「攬炒巴主力國際戰線,低調進行游說,早前更與歐洲議會議員進行溝通及閉門會議。」
控方另展示2020年10月24日黎的 Twitter 帖文,當中標註「攬炒巴」劉祖廸的帳戶:「I salute to @finnlau_cd. At only 26, he has the wisdom knowing exactly when and what the right role to play. He inspired his peers in his former role, and he’ll do it this time. The outside world support is very important. #StandwithHongKong」
控方指,從上述文章及黎的帖文可見,所有有關劉的內容均是關於國際游說,而不是組成領導團隊。黎則引述報導:「『我要攬炒』,一個自連登討論區冒起、間接影響反送中運動走勢的名字」,指「連登仔」就是勇武派。
控方則指,黎在2019至2020年期間叫陳梓華聯絡「攬炒巴」,然而黎知道「攬炒巴」與勇武派並無關係。黎不同意,反稱:「他與勇武派完全有關」,又指報導已經清楚說了劉「間接影響反送中運動走勢」。控方續指,當黎在2020年1月11日在台北陽明山與劉見面時,黎乃知悉劉參與國際游說。黎不同意。
黎曾供稱不知外國議員組團來港觀察區選 控方展示訊息羅傑斯事前告知
黎在主問時供稱不知道外國議員組團來港觀察區議會選舉。控方遂展示黎與「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之間的訊息。羅傑斯在2019年11月16日向黎說,外國議員正計劃來港觀察區選﹐包括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有的議員關注保安問題,問黎有何意見。黎回覆:「這裡沒有保安問題,情況沒有這麼壞,不用擔心!」
羅傑斯又向黎傳送新聞稿,當中提及一群香港義工組織了一個獨立選舉監察小組,成員包括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立陶宛議員 Mantas Adomėnas 和 加拿大議員 David Kilgour。區選觀察小組由「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和「香港故事」合辦。
控方指,由此可見黎獲告知外國議員打算來港觀察區選,並非如黎早前所供稱從不知情。黎起初回應稱,當時回覆羅傑斯的時候,只集中在「奧爾頓勳爵」和「保安問題」上,其後表示不記得觀選團一事。法官杜麗冰追問黎是否同意自己的證供不準確?黎最終同意是不準確。
黎傳送裴倫德文章予陳梓華並指劉祖廸也應閱讀 惟否認想二人參與國際游說
控方指,黎智英在2020年1月8日,即在台北陽明山別墅會面之前,向陳梓華傳送一篇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刊登於《蘋果日報》網站的文章〈Advice from a friend〉。陳回覆稱他看過文章,認為可以幫助到他說服那些「頑固的領袖」;黎亦指文章值得閱讀,而劉祖廸也應該看。
控方指,裴倫德的文章提及國際游說,指「無領袖運動」會使香港人在國際游說的時候衍生代表性的問題。文章另指,暴力抗爭會使外國政客遠離香港人,損害運動得到國際支持。
控方指出,黎傳送這文章給陳梓華及劉祖廸,是想二人參與國際游說。黎否認。
控方質疑事後黎未有跟進劉祖廸有否組成勇武派領導團隊
就陽明山別墅會議,黎主問時供稱目的是叫劉祖廸組成勇武派的領導團隊,並稱劉在會上表現似乎願意接受黎的提議。控方今問,黎有在事後跟進相關進度嗎?黎說沒有。控方又問黎有否叫陳梓華和 Mark Simon 去跟進?黎亦稱沒有,因他放手讓劉等人去做。
控方問,若果黎沒有跟進的話,怎樣知道劉有否組成領導團隊?黎則稱,他不會做到好像要跟進對方有否按照其提議去做,又指對方是成熟的成年人,不需要去跟進。控方質疑,連一個跟進的訊息也沒有?黎指沒有,因他尊重對方。
黎否認曾提議認識「枱底人」用來做國際游說、推動反華政策
控方提及2020年1月5日,即會議之前六日,Mark Simon 在訊息中提到:「好消息是,陳梓華成功使國際登報的群組與朱牧民同步,使華盛頓少一道競爭的聲音(這並非一件易事)。」控方問會上有否討論相關事項?黎稱沒有,陳梓華和其他人也沒有提及。控方問,黎不會有興趣知道當時國際游說的情況嗎?黎則稱不感興趣,又稱不知道那些與朱牧民同步的群組是誰。控方向黎提議,黎沒有在會上詢問,是因為陳梓華已經在2019年12月告訴過他關於訪美的事。
陳梓華早前供稱,他在會上向黎介紹「rip」就是李宇軒,而李曾赴美國會見議員,黎智英其後稱「唔應該係咁」,因為老泛民已經可以介紹到這些議員,「唔需要去嘥呢啲資源,重要嘅係佢哋應該識多啲枱底人,而唔係一直喺度識啲枱面人,例如 Rick Scott、Ted Cruz、Tod Young,呢啲係老泛民本身就已經有 connection。」黎在庭上否認說過上述說話。
陳梓華又指,黎提到要認識一些「枱底人」例如政治顧問或制訂政策的人,因這些關係很有用,可以用來做國際游說,推動反華政策。黎亦否認說過,因「枱底人」並非他會使用的字眼。
黎堅稱「支爆」話題由劉祖廸先提出 控方質疑黎對「支爆」概念並不陌生
陳梓華指,「黎智英話長遠嚟講,應該爭取國際認同,然後由佢哋去做 embargo(禁運)、制裁,去向政府施壓,然後我哋要團結唔同嘅板塊,再加埋民間嘅力量,先可以達到『支爆』。」黎在庭上否認說過上述說話,只是泛指一般的施壓。控方問黎是否同意施壓也可以包括實施制裁和禁運?黎同意,但堅稱他沒有提及制裁和禁運。
黎又稱,「支爆」的話題是劉祖廸首先提出。控方問黎,他對「支爆」的概念其實並不陌生,問他是否同意。黎不同意。控方接著問「中國經濟內爆」的概念呢?黎則同意熟悉。
控方遂出示黎於2019年9月30日,刊登於《華爾街日報》的文章〈There’s Hope for Freedom, Even in China〉,當中提到「如果中國經濟內爆(If China's economy implodes)」字眼。控方又指,黎與以色列前副總理 Natan Sharansky 進行網上對談的時候,曾提及中國政府調配更多資源在監控人民上,會導致中國破產,並會導致中國經濟內爆。
法官李運騰問,有沒有可能「支爆」的話題是由黎提出的?黎則堅稱劉先講「支爆」,然後他不知道什麼是「支爆」,經劉解釋後,黎才知道「支爆」是指中國經濟內爆。黎又堅稱不是說中國政府花大量金錢監控人民會導致「支爆」,只是在說假設的情況。
黎否認指示陳梓華和劉祖廸請求外國實施制裁和敵對行動
控方指,黎曾向劉提及國際游說的四個步驟,首先令外界知道香港發生什麼事,然後呼籲他們去譴責和關注事件,「香港人先會知道,外國政府冇離棄,同埋冇忽視佢哋,同埋可以保持士氣。」控方又指黎認為需要接觸外國「枱底人」,以影響他們的對華政策。黎則否認說過相關言論,指乃陳梓華編造出來。
控方向黎指出,至少在會議當日,黎指示陳梓華和劉祖廸,去請求外國針對中國和香港實施制裁和敵對行動。黎表示:「不同意,是他(陳)編造出來。」
官問:黎指示發動「一人一信救香港」 兩星期後卻指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
2020年6月16日,黎與陳梓華在壹傳媒大樓見面,陳早前供稱黎當時說過《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黎則稱這是他的一廂情願,因當時覺得中國不會摧毀香港。但他否認為了安慰陳而說出這番說話。
控方指,黎說會繼續利用《蘋果》作為平台去呼籲制裁?黎則稱:「說出這話是瘋狂的」,因他經常告誡同事、家人和朋友小心行事,「我怎可能呼籲制裁呢?」
控方問到,黎何時開始謹慎?黎稱在6月的時候仍然感到鬆懈,因為他希望《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但是閱讀《國安法》條文之後,便變得「強烈地謹慎(intensively cautious)」。
法官李運騰提到,黎在5月底的時候指示發動「一人一信救香港」,為何在大約兩星期之後,卻向陳說《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黎則稱,面對《國安法》不能夠什麼也不做,但是同時間仍然感到樂觀和抱著希望。
初選結束後 黎訊息形容是「奇蹟」 Twitter轉發新聞
此外,昨日控方問及黎是否關注初選,並展示多項訊息,顯示黎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之間,持續跟「徙弟」李兆富、李永達、李卓人和陳梓華等人討論初選。控方今指,初選於2020年7月11至12日舉行,7月12日晚上,陳梓華向黎傳送訊息:「感謝你為初選做的所有事。這在香港歷史上非凡。」黎回覆:「這是奇蹟!」控方問黎是否仍然關注初選?黎表示:「你可以這樣說,但是我只是出於禮貌回覆他。」控方另展示黎在7月12至13日發布的三則 Twitter 帖文,顯示黎在初選結束之後,轉發相關新聞。
案件明日續審。
案件編號:HCCC51/2022
第128天審訊:
黎智英被追問下承認關注民主派初選 曾叫李兆富物色電子投票軟件 訊息稱戴耀廷「進程有點慢」
第127天審訊:
黎智英稱只籲陳梓華平息暴力 控方質疑見到勇武派卻未勸說 黎:不能好像傳教士般
第126天審訊:
控方質疑黎智英以探望孫女作為藉口 向法庭申請離港 實為會見美國官員和議員
第125天審訊:
前白宮顧問提議制裁駱惠寧 黎智英稱凍結中國官員貪污帳戶最有效
第124天審訊:
黎智英認曾晤美議員談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惟否認游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