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公報:國內《反壟斷法》結合《國安法》,可審查長和賣港口交易

大公報:國內《反壟斷法》結合《國安法》,可審查長和賣港口交易

大公報:國內《反壟斷法》結合《國安法》,可審查長和賣港口交易

【獨媒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4月2日是國家「解放日」,將提高對中國商品加稅關稅。在關稅戰開打之際,香港首富李嘉誠計劃出售多個港口予美國財團的舉措,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連日來軒然大波。上周五長和一方人士放風指「大家明啦」,稱4月2日將不會正式簽署合約,意味交易「暫緩」。獲港澳辦和中聯辦「眷顧」多次轉載文章的《大公報》今日續向李嘉誠施壓,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審查」,又引述「權威專家」指今次交易雖涉及境外港口,但因為「影響」中國船公司,不僅可以引用《反壟斷法》,甚至可以結合內地的《國家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防範地緣政治對航運的潛在威脅。

在上周五放風宣布交易「暫緩」的同時,《路透》引述消息報道,長和正考慮將全球電訊業務資產,分拆在倫敦上市,最快在今年內進行,業務估值在100億英鎊至150億(約1,014億港元至1,513億元)。

長和回應分拆上市報道 董事會未拍板

長和(0001)今表示,董事會知悉有關分拆上市的報道,集團不時接獲建議並探索及評估可供考慮之機會,藉以提升股東之長遠價值。不過董事會未就全球電訊業務有關之任何交易作出決定,呼籲投資者注意,目前並不確定是否將會進行任何交易。

在長和有動作的同時,多次被港澳辦和中聯辦轉載文章的《大公報》,繼續有全版「要聞」文章向李嘉誠發炮,包括大篇幅引述全國人大代表、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以及立法會議員意見,稱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長和交易進行審查,並指事件彰顯「大義面前無小事」的「底線思維」。

權威專家指港口雖處境外 影響中船生意就可管

另外報道又引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回覆《大公文匯》提問,指已注意到長和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並「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所謂「依法」是依什麼法?《大公》引多名「專家」意見,指港口雖然不在中國境內,但「仍可能服務中國的客戶或船隻」,可按照中國《反壟斷法》,只要目標公司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八億元,交易就應當進行反壟斷申報。

另外亦有反壟斷專家在報道稱,審查符合《反壟斷法》域外審查管轄原則,雖涉及境外港口,但可能通過國際航運鏈影響中國船公司運營成本及供應鏈安全,符合域外適用原則。該專家更稱,審查不僅依據《反壟斷法》,還可以結合《國家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評估港口系統數據安全風險,防範地緣政治博弈對航運的潛在威脅。

文章又引述聲音闡述「底線思維」所謂何物,稱坊間有意見稱國家應就長和「等一等,靜一靜,不要着急插手」,不過美國大搞霸凌和歧視,「全方位鬥爭根本避無可避」,故此「中國就應該展示實力,表明針鋒相對的堅決鬥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