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台灣立法院昨晚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新增「藐視國會」等條文,擴大立法機構調查政府的權力。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向《獨媒》分析指,國民黨今次「讓少數黨完全沒有發言空間」,做法如同「攬炒」國會與台灣,情況令人憂心。他亦留意到示威中出現「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但認為說法過於簡化,有擴散恐懼之嫌,說多也會「弄假成真」。
指國民黨意圖阻撓民進黨執政 惟改革法案料被駁回
今次改革法案爭議之一,是國民黨聯合民眾黨,以人數壓制民進黨。何明修指,做法不但「讓少數黨完全沒有發言空間」,具爭議的條款在最後一刻才公布,亦有「黑箱作業」之嫌。
何提到,在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同樣是「朝小野大」當時沒有「多數欺壓少數」的情況出現。他認為,現在國民黨正在「改變遊戲規矩」,但由於行政院正向司法機構提出覆議,何預計改革法案將被駁回。
何分析指,國民黨既然無法加入政府內閣,亦無法拿到本來屬於監察院的「國會調查權」與其他憲制權力,意圖是便在於讓台灣的民主政體「亂掉」,阻撓民進黨執政。他形容做法如同「攬炒」國會與台灣,情況令人憂心;若國民黨日後繼續以同一方式「通過任何他們想要的法案」,難以預料後續的反彈力量會大到什麼地步。
5月21日,立法院改革法案進行二讀期間,台北青島東路集會民眾觀看直播。(資料圖片)
迅速「遍地開花」反映民怨 未佔立院因群眾支持執政黨
就法案爭議引致的公民運動「青鳥行動」,何明修認為公民團體及政治人物能短時間內號召群眾上街,反映「民怨很重」。他提到,在爭議法案三讀通過當日,公民運動已經「遍地開花」。根據網絡資料,台中、台東、台南等地快有人自發集會抗議法案。
何又形容,青鳥行動是一場「奇怪」的運動,因為群眾的意願在於針對在野黨並支持執政黨,所以未如2014年的「反服貿」運動般,衝進及佔領立法院。
至於社運的後續能量能否繼續,何指仍有待觀察。根據台灣法例,立法委員需完成至少一年任期後,才能遭罷免,即最快要等到2025年1月。不過何認為,只要民眾向藍白立委給予持續壓力,他們下一屆亦難以連任。
但他亦憂慮,法案將進入覆議、釋憲的階段,「比較難跟運動的節奏結合在一起」。
何明修在台北集會中進行民意調查,發現相比2019香港反修例議題與「同性婚姻」的動員,青鳥行動有更多中學生與年青人參與,甚至上台演講。(資料圖片)
金錢很曖昧 「民主阿公阿嬤」稱呼將關係「倫理化」
在今次運動,有人以金錢、住宿等方式援助年輕人在台北參與包圍立法院行動。何明修指這並非新情況,香港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亦有類似情況。從經濟社會學角度分析,他指將捐助者稱為「阿公、阿嬤」,旨在「倫理化」及保護捐助與受惠者的關係,因為在台灣「阿公阿嬤很溺愛孫子」。
不過他覺得,上述做法本質上就是「請人去抗議」,在道德上「很危險」,亦缺乏透明度。若參考香港人2019年建立眾籌平台的方式,將計劃公開並接受第三方審核與監察,才能獲得公信力。
5月28日,台北青島東路的集會物資站擺滿飲品、雨衣等。(資料圖片)
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說法暗示「香港已死」、過於「簡化」現況
何明修亦留意到,今次社運出現「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同時主辦方對演講者提出「不能消費香港」的規則。他認為,說法有暗示「香港已死」的意味,卻過於「簡化」香港現況,同時有擴散恐懼之嫌,說多也會「弄假成真」。他認為,香港的公民社會只是「轉地下化」,如果可以從香港的歷史經驗去了解台灣將來會面對的困難,會比較好。
何最後指,現時有更多香港人在台生活、工作,甚至取得身分證與居留權,令台灣與香港如同「共同體」。他認為,現在台灣的民主「很容易被破壞」,相信將來將受到更多考驗,籲台灣人「守住台灣的民主,就是對香港最好的支持」。
5月28日,台灣立法院改革法案完成三讀,晚上有逾7萬人守在立法院和監察院外的馬路抗議。(資料圖片)
記者:曹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