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俄羅斯,一般港人都可能覺得非常陌生,如作者所言,我們的認知都停留在「羅宋湯、伏特加和美女」;稍有留意的人,可能知道普京在位超過二十年;但說到底似乎莫斯科的政策與身處東亞的我們鮮有關係。《俄羅斯向東轉:東亞新勢力?》(王家豪、羅金義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一書正是要道破這樣的迷思,提供嶄新的角度去看東亞國際政治的發展。
本書首先探討俄羅斯的東亞政策,從國家認同、歷史脈絡、對美國的地緣政治,以及俄遠東區域的發展四方面,分析俄羅斯「向東轉」的動機和限制。作者認為俄羅斯固然有意欲以亞太發展為外交重心,但長久以來自身遠東經濟的滯後,加上東亞國家對於俄羅斯的猜疑,令俄國的「向東轉」大計事倍功半。
接下來的幾章,作者透過仔細討論莫斯科與東亞各國的雙邊和多邊關係,進一步印證這個命題,當中當然包括中國,也不少得東北亞的日韓朝、東南亞的東盟和印太的印度和澳洲。
筆者作為有興趣研究港台關係和中國外交的人,當然對俄中關係一章最感興趣。一般印象會認為面對美國的印太戰略,在東亞開展勢力,俄中為了共同反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應會聯手對抗美國「霸權」,期望建立多極的世界(multi-polar world)。但作者卻認為現實比這想法更為複雜 —— 雖然兩國有反對美國霸權的共同目標,但無論在經濟分工、外交定位上都有迴異之處,發展更緊密關係尚存障礙。因此,它們始終無意締造緊密的軍事聯盟,反而更鬆散的「結伴不結盟」,為雙方的外交手段留有更大靈活性,似乎更符合現實的描述。即便是在社會層面,縱然有超過七成俄羅斯人對中國抱持正面觀感,作者也提醒在後疫情時期旅遊重開時,兩國需慎防「軟實力過硬」的「過度旅遊」情況,民心相通並非節節順暢。
本書令人喜出望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別加插有關「大中華」的一章, 闡述俄台和俄港關係。觀乎歷史上的蘇/俄台關係,莫斯科由蘇聯到俄羅斯時期都一直支持「一中原則」,政壇上大部分 精英也持親中立場,對台態度跟北京立場一致似乎毫無懸念。但作者則分析莫斯科其實樂見台海維持現狀,以便於牽引中美關係,分散中國在俄邊境的軍力,也促使北京繼續從俄國購入先進武器。俄羅斯與香港的關係雖然難言緊密,但面對北京對港政策,態度上其實也留有餘地,讓俄國在中美衝突之中置身事外,保留其外交的獨立性;香港的金融業的優勢理應能為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服務,但限於港府的保守作風,似乎令俄港關係在克里米亞危機之後回落低谷。
讀畢此書,筆者確實也有感悟,本書雖然表面是討論俄羅斯的「向東轉」,其實在每章的分析當中都可看到中國的影子:各國與俄羅斯的交往或多或少都考慮到與中國的關係,俄中關係在東亞的棋局其實複雜多變。但是我們研究東亞政治,慣常以中美角力的角度去分析,少有留意俄羅斯的立場、想法與舉措。隨著俄羅斯推動「向東轉」,會否為東亞地區帶來多極秩序?作者在「結語」提出深思,其實克里姆林宮是不是想推行「新不結盟運動」,團結不願選邊站的國家?此舉願景宏大,值得留待讀者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