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樂施會推算全港86萬人時薪低於59元 物管保安清潔三行業最差

樂施會推算全港86萬人時薪低於59元 物管保安清潔三行業最差

樂施會推算全港86萬人時薪低於59元 物管保安清潔三行業最差

【獨媒報導】凍結四年的最低工資將於下月增至40元,是否能追上基層生活負擔?樂施會認為工資要貼近60元才能追上「生活工資」概念,但調查發現全港有86萬僱員的時薪低於該水平。樂施會建議政府在考慮輸入外勞時,先檢討工資水平是否能追上通脹。

由2019年5月起實施的37.5元最低工資凍結至今,5月1號開始將調升至40元,推算受惠人數介乎4.6萬至8.7萬。有聲音質疑未能追上通脹,且低於二人家庭綜援水平,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曾回應稱「返工唔係為咗搵錢㗎嘛」

樂施會自2018年起提倡高於最低工資的「生活工資」概念,計算僱員攝取均衡營養、有合理住屋空間、基本醫療需要後的理想工資水平。樂施會發表報告,指出今年的「生活工資」是60.1元,較去年的58.9元增加百分之二。

DSC_8823

逾八成受訪者需養家

樂施會去年訪問170名來自零售業;飲食業;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的基層僱員,了解基層僱員生活水平及意見。調查顯示,近半受訪者(48.8%)薪酬低於去年「生活工資」58.9元。而受訪者中逾八成(81.2%)需要供養其他至少一名家庭成員。

樂施會以此計算,全港有約86萬僱員工資低於58.9元「生活工資」,主要來自零售業;飲食業;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三個行業,以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情況最差,工資中位數只有45.8元。

交通加價成新一輪通脹挑戰

另外,近九成受訪者(86.7%)認為食物開支負擔最大,其次是住屋及交通。樂施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指,去年底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與疫情前相比上升3.8%,增幅不明顯,但原因是疫情間住屋等指數升幅放緩甚至下跌,影響基層最大的食品及能源開支大幅上升,升幅分別為7.9%及11.5%,故「睇通脹唔可以單純睇整體,要睇通脹入面嘅內涵點影響生活」。他續指,基層需要面對的新一輪通脹挑戰是交通加價。

樂施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

樂施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

籲輸入外勞前先檢討工資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指出,工資水平提升有助釋放勞動力,她指香港婦女勞動參與率只有72.7%,新加坡則有約85%,家庭友善政策與工資水平是關鍵。她認為本地有潛在勞動力:「輸入外勞討論非常熾熱,希望政府先檢視而家就業政策。」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

被問到政府如何回應「生活工資」倡議,黃碩紅指過往曾與司長級官員會面,感受到政府支持概念,「叫我哋先行,呼籲民間社會、商界加入。」現時香港科技大學及六間私人企業響應《生活工資約章》,樂施會呼籲政府協助推廣。